记住夏天_第八节 开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节 开学 (第3/4页)

是校门口这一边,人来人往,电动摩托钻来钻去,车辆前后紧密相接形成两排,行驶更加缓慢。晓天指着从两辆车间隙看过去的人行道大声说道。

    “看,要排队!”

    “你先下车去排队吧,我开到前面找个地方停车。”

    “好。”

    晓天拿起文件袋,随便看了下外面,然后打开车门,“开门注意两边的车!”,就在启明还没来得及说完话的时候,晓天已经灵巧地穿过了右边那一排车辆,跳到了人行道上。“你的水!”,嘈杂声中,晓天已经听不见启明的话,启明也看不见晓天了。

    启明的车如蜗牛般向前移动,他看到博才中学的校园里种满了香樟树,树枝从水泥栏杆的围墙顶上伸出来,茂密的樟叶被阳光照得油亮耀眼。天气非常炎热,排队的学生躲在樟叶洒下的阴影里,沿着栏杆站成一条长龙,一直延伸到校门口。队伍旁边还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走来走去,有插队的,有找人的,有大呼小叫的,显得非常纷乱,而且越接近校门口越乱。马路上的车流在校门口被一条人行横道拦腰截断,两个维持交通的保安各站一边,护送着另一道人潮从马路对面涌过来,和排队的长龙合为一体,把校门口挤成里三层外三层,就像被铁栏杆和闸机挡住的洪水。这时,几个工作人员站在闸机后面维持秩序,不停喊话,提醒闸机口的学生要出示准考证、戴好口罩,告知家长不得入内;人群中不时有家长和已经通过闸机的学生放开嗓子遥相呼应;还有一些学生被人群挤出了队伍,一时到不了闸机口,急得大叫。所有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让现场变得极为嘈杂!

    启明没法停车,只好看着这一幕,把车慢慢开到五十米开外的下一个路口再右拐,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路边车位停下来。他不放心儿子,想到他忘了带水喝,又怕他没挤进去耽误了考试。他下车后往回走到校门口,再沿着队列一直走到最后面,来回找了两遍,始终没有找到晓天。他只好相信晓天已经进去了,有点不安地回到车上,发动引擎,暂时开回家,等到考试结束再来接晓天。

    八

    周一早晨,晓天和mama站在校门口等了很久,迟迟没有走进校园。即将成为初中生的晓天看起来并没什么不安,更多的是好奇和想要证明自己能很快适应的一种倔强。

    医学上曾有大胆假设,说如果能够保持儿童时期的新陈代谢和抗病纠错水平,人可以活几百岁,启明觉得也许晓天就处于这种状态,所谓“跳出舒适区”对于晓天根本不是什么很大的困难。人类的分娩也许就类似科幻小说描写的,只要鼠标一点,就能把意识的内容写入机器人的大脑,形成副本。但复制的过程将产生微小的时空位移,而且硅基载体本身也会给副本带来全新的体验,于是就在一瞬间,一段额外的代码被写入,副本和本体从此分道扬镳,“我”不再是我,晓天不再是启明,因而启明也无法确知晓天会活出怎样的未来。

    晓天长得和mama一样高了。站在晓天身旁,看那背影mama也像个小姑娘。今天晓天穿上了全套校服,是带白色翻领和袖口的藏青色短袖T恤和短裤,显得清爽干净利落,虽然戴了口罩,也能看出在黑框眼镜后面的表情比平时严肃,好像一夜之间从一个整天粘住mama讲不停的小孩变成了不苟言笑很有想法的少年。晓天更喜欢和mama讲知心话,在他眼里,爸爸代表秩序,喜欢高谈阔论,不过是一段严肃空洞的励志传奇。而mama则不同,她美丽、温柔、有办法、善解人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mama曾开玩笑的说,爸爸像飘在空中的气球,需要她时刻抓着线才不至于飞走,在不知道的什么地方爆掉,而现在的晓天甚至不理解mama为什么会喜欢上这样的气球。

    由于高年级学生昨天已经入校,今天的校门口已经没那么拥挤,但即便如此,路边的停车位还是不好找,启明只能停到很远的一个小区里,然后提着大包小包走过来与老婆和晓天会合。启明把包分别交给他俩,自己双手抱起一个装满生活用具的大塑料储物箱,出示了健康码,一家三口通过了闸机。

    博才中学地处城郊,在本市算空间比较大的初中。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中右三栋高大的教学楼,中间最高的是兼作办公的主楼,左边是二教学楼,右边是三教学楼。主楼和二教学楼的后面是白色的宿舍楼和食堂,如果从主楼穿过去,你会走进一条带雨棚的水泥回廊,回廊延伸到一半长度后,向左伸出一条支廊通到一号宿舍楼,回廊尽头是一个丁字路口,形成两条支廊分别通到左边的食堂和右边的二号宿舍楼。回廊的右边是三块水泥地篮球场,被回廊、二号宿舍楼和三教包围,篮球场旁边有一长排水泥乒乓球台,让人想起八十年代的校园。隔开球台和篮球场的是一条和回廊垂直相通的小径,如果沿着小径走得远一点,穿过一排香樟树,就可以走到一片塑胶跑道的田径场。整个校园的绿化率相当高,除了必要的路面硬化,所有建筑和教学设施的间隙几乎都被香樟树、法国梧桐、灌木丛、花坛、草坪填满了。此时正值处暑过后的八月底,树梢的叶子不堪忍受悠长夏天的长时间炙烤,率先开始变黄、掉落,在铅灰色的天空和阴云下,在阵阵秋风中,从远处乍一看,以为是摇曳的绿叶丛捧出的一束束颤抖而温暖的花。

    “勤奋拼搏,求实创新”,主楼玻璃大厅之上的八个斗大的校训宣传牌在红砖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醒目。抱着储物箱的启明在前坪驻足停留了几秒,仿佛经过了三十多年他又回来上中学了,只不过物是人非。他想起那时候,就像林meimei初进大观园一样,也是在这样的一些陌生的楼房里,见到了一些陌生的同龄人,一开始大家都谨小慎微,默不作声,之后慢慢观察,渐渐放松,最后终于有几个人更加主动,率先向同桌开口,就像恋爱中采取攻势的那一方,使双方的话匣子瞬间打开,终于变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启明,快点走,”老婆回头催促启明。

    启明赶紧跟上,随着稀疏杂乱的人流往右边的三教学楼汇聚。

    九

    晓天走在前面,他很快就找到了初一七班的教室,是在三教一楼走廊最里面靠近楼梯的位置。这间教室和他的小学教室差别不大,一样的黑板和白墙,一样的蓝色硬塑桌椅,黑板报侧面的角落里也有一个杂物间,所有这些都让晓天觉得熟悉,除了窗外不一样的校园风景,还有教室里走来走去的陌生的同学、老师和家长。

    他先是安静地站在mama旁边,然后走到教室中间放下书包,找了个椅子坐下来。教室里非常嘈杂,mama和一些家长围住讲台旁的班主任陈老师,询问报到事项并登记新生信息。爸爸放下储物箱,在门外的走廊里等待。

    在教室里没呆多久。mama从陈老师那里得知晓天是在二宿舍楼的0515寝室,于是他们带上箱包,跟着家长和新生的人流,穿过主楼后面的回廊去二宿舍楼。此时正在下课时间,晓天在回廊里看见很多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比他高了一个头,他还看见每根回廊的柱子上都贴有优秀毕业生和明星校友的宣传海报,启明边走边扫了几眼,回头对晓天随口说道:

    “你看这个学生,毕业考上了北大,……这个去的南开,博才的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