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夏天_第八节 开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 开学 (第4/4页)

生还是蛮厉害的。”

    看到这些,同时听到爸爸暗含勉励的话,晓天既钦佩又感到不小的挑战。晓天是晚熟的孩子,但很要强,他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把承诺先抛出来,常有话说得太满无法兑现的情况,就像他每次考完估分一样,但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情况出现的少了。小时候,他会真诚地答应长大了给爸爸买艘军舰,给mama买栋别墅,后来他慢慢发现,这些目标后面隐藏着长期而繁难琐碎的努力,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就不这么说了。他哪里知道,其实老爸老妈就爱听这样的话。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二宿舍楼。穿过一楼通道,就像穿过一段隧道,晓天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天井,它被七层走廊四面包围,而每层楼的每一边走廊都有十多个寝室,如果大致估算一下,这栋楼总共有近五百个寝室。看到这些,晓天不由得想起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功夫》里的猪笼城寨!他看到今天所有走廊里都是人来人往,显得非常忙乱,他没有进一步估算的是,如果每个寝室住满八个学生,那么楼里就会有四千多个学生住在一起!而且他还看到,这栋楼里每层走廊都向天井伸出一圈已经挂上了很多衣服的晒衣架,如果站在天井底部的水泥平台仰望,那一层层飘荡的衣服,会让人想起寺庙里挂满祝福纸条的许愿树!

    晓天继续斗折蛇行地走在前面,穿过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有地上的储物箱和包袱,带着爸爸mama通过角落里的楼梯爬上五楼,找到了0515寝室。寝室不大,有四张高低床,带一个洗漱间和两个卫生间,中间的走道放不下桌椅,但已站满了家长和同学。在与初次见面的家长寒暄之后,mama带领晓天和爸爸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抹床铺床叠被整理物件,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晓天突然感觉像是搬进了军营,或者是某座寺庙的禅房。陌生的人,刷成白色的墙壁,还有涂上灰漆的铁架床,所有这些单调的景象都暗示,他即将告别过去悠闲玩乐的时光,开始潜修苦行的生活。而启明感觉到的,是仿佛回到了自己当年上大学的第一天,全家人都来替他张罗,他也是同样的青涩懵懂,同样地面临未知的挑战和希望。

    很快到了分手的时候。

    mama说:“晓天,我们走了,你在学校不要省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爸爸说:“晓天,再见。”

    晓天回答:“知道了,再见。”

    晓天走进了教学楼,爸爸mama走到了校门口。mama说:

    “差点忘了,要给晓天照相。”

    爸爸mama又赶过去把晓天拉回来,在主楼前给晓天照了两张身穿校服的单人照,打算与晓天第一天进幼儿园、第一天进小学的照片合成一张九宫格。

    到了再次告别的时候。腼腆的晓天都有点不耐烦了,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爸爸mama老跟着,让他在老师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就像小学二年级时他烦爸爸一边调侃一边还作势要抱着他进教室一样。

    启明和老婆看着晓天消失在人群中,开学的忙乱所带来的兴奋慢慢冷却,他们边走边聊地走出校门,像平常一样找到自己的汽车,发动引擎缓缓启动,穿过车丛开上回家的路。他们看着车外的景物,突然觉得有些不认识这楼房、这校园、这天空,甚至不理解为什么来到这个时空节点。他们每次经历人生突变都有这种感觉,就像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一样,被某种必然抛入了陌生的世界,没有回头路,必须熟悉这个世界,直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

    十

    一周以后。

    晚上十点,晓天的meimei已经睡熟。在昏黄温馨的灯光下,启明和老婆坐在餐桌旁闲聊,桌上摆着半杯红酒和几包打开的小零食。老婆抬起正在看手机的笑眼,侧脸对启明说:

    “你看了班主任陈老师在群里发的视频吗?晓天军训的,看起来他还不错。”

    启明这时在刷网络新闻,他从聚精会神中抬起头来说:

    “是吗。”

    他进入微信群,打开视频,拖动进度条直到能看到儿子的那一段,眯着眼睛仔细欣赏儿子的表现。老婆迫不及待的说:

    “看到了吗?”

    启明看到,站在队伍中的晓天又多了一些不苟言笑的酷劲,但是毕竟身量小,儿子穿的迷彩T恤有点不合身,齐步走起来让人联想到《三毛从军记》里的三毛,既有些滑稽又惹人怜爱。启明微笑着说:

    “看到了,他算个子小的。”

    “嗯。”

    “我今天和陈老师私聊了,她说晓天表现蛮好的,他还主动竞选了学习委员。”

    “他适应得挺快。”

    启明放下手机,拿起玻璃杯喝了一口酒。老婆继续说:

    “听家委会的人说,这两天有些孩子还哭,打电话吵着说想要回家。”

    “晓天应该没事。”

    “但是他一直没打电话,很多同学都打了。”

    “他可能是没排上吧,或者白天训练没时间,我明天留言提醒一下他。”

    “不知道什么原因。”

    老婆明显有点失落,沉默了一会说:

    “我这几天听书,想想人这一辈子,也就那么回事……”,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在想,我们两个就这样了,但对于晓天,一定要让他自己选择过自由的生活,进入中学以后不要给他太多压力。”接着她又讲了一大段关于社会形势和人生感慨的话。

    听完老婆的想法,启明基本赞同,但是他又说:

    “你讲的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做不到。”

    “为什么呢?”

    “绝对的自由只不过是理想状态,”启明又抿了口酒,然后接着说,“其实,只要晓天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成长就是自由。他现在有目标,听从指挥,认真训练,想办法融入集体,这就是他自己选择的一条路。”他又补上一句,“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不自由。最近我看《三体》,我有时候想,也许现代人看古代人就像外星人看地球人一样,外星人认为地球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要解放他们,而地球人自己并不觉得悲惨,这不就是偏见吗?”

    为了不被打断,启明把这一篇高论讲得很快。但老婆并没有被说服,也没有觉得更好过一点,她一方面心疼儿子来到了这个不自由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心疼自己失去了天天和儿子在一起的自由。过了一会,她随便答了一句: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

    而她心里说的却是:

    “你这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有什么用处?我其实就是希望儿子将来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在生活,不用受太多束缚而已。”

    之后她又沉默了下来,继续看她的手机。就这样,启明和老婆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很久,直到深夜。

    第二天下午,老婆终于接到了晓天的电话,启明也在旁边一起听。通过晓天的语气和谈话内容,他们知道晓天各方面都很好,他已经很快适应了寄宿生活。当天晚上,班主任还在群里发布了信息,通知家长关于中秋节接孩子回家的有关事项。经过这些天的适应期,启明和老婆开始觉得,这次短暂的分别,也不过是个小插曲,不过是一段旧时光的结束和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