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第2/2页)
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殷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为天子。周公的地位仅次于武王,周公把的大钺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灭商归来,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 方。由于日夜cao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上古去代替他。上古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上古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今天上古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尚书·大诰》说:“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史记·周本记》也说:“群公惧,穆卜。”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x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执&#x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这在当时是自然的事情。古书上古有不少周公称王的记载,只是到了汉代,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局面形成之后,周公称王变成不可思议,于是才有周公是“摄&#x”、“假王”等等说法。 灭殷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动起武庚禄父一起叛周。起来响应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这对刚刚建立三年多的周朝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如果叛乱不加以克&#x,周王朝就会面临极大困难,周文王惨淡经营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功业就会毁掉。周王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王室内部也有人对周公称王持怀疑态度。这种内外夹攻的局面,使周公处境十分困难。他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x太公望和召公爽。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称王,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王季、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周公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第&#x年举行东征,讨伐管、蔡、武庚。事前进行了占卜,发布了《大诰》。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x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x。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闭于天降&#x,用&#x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x,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x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艰大,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肆予冲人永思艰,曰:呜呼!允蠢&#x寡,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x考图功。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x王,兴我小邦周,&#x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x王若勤哉!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x王图事。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x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x人攸受休毕。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x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x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率&#x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