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巡抚之争,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2/3页)
周全,定然能够揪出一两个心思不轨之徒出来。” “孤要试一试,咨政处的大臣是否可靠。” 大明的事务日渐繁忙,朱允也不可能始终一肩挑之,朱允设立咨政处不是为了给自己增添负担,而是为了减少负担! 从皇帝享受的一生来看,嘉靖帝更是成功。 将来就可以将一些事情甩手交给咨政处去做,至于是否会分散皇权。 “想必朝堂里面的那群老狐狸,应该都等不及了吧?孤倒是要看看,这朝堂之内,到底还有多少人,是有胆子在孤眼皮子底下把控朝政的!” 定然是见朱允年幼。 要知道,朱允虽然年幼,可在朝中却不是没有权势! 反而,就算不少皇帝的权势都没有朱允大!朝中大臣之中,朱允心腹可不在少数!而其他藩王,该被朱允整治的也早就整治,而没被整治的,如燕王朱棣都是朱允的铁杆手下! 或许贪墨、弄权的本性不会改变,最终难免换得白绫一条,但却很难变成秦桧一般通jianian卖国之辈。 连五谷都不分! 朝中大臣忍不住张大了嘴! 尽管杨士奇同翟善一样年轻。 宋忠对这次行动的结果很是担忧,虽然锦衣卫已经全力出动。 说白了,就算是秦桧这样的家伙,若是在明君手下,说不定还会成就一番功业,因为这样的jianian臣往往是聪明到不能再聪明的人。 按照往常的规矩,就该提拔,以往是提拔到朝中,现在既然有巡抚这么个去处,自然要想到他们。 “善。” 又让朱允如何能够相信这些人能够治理好地方呢? 这可是战无不胜的新军!文武大权皆在手中,更还有锦衣卫这等特权机构,试问朝中又有谁是朱允的对手? 就算有人是朱允的对手,在阳山,不还是有一个真正的皇帝陛下? 朱允语气不善。 “还请殿下将吏部尚书一职,移交给贤能之士!” 一位朝中大臣站了出来,众人定眼一瞧,才发现是在朝中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吏部尚书――翟善。 懂得如何投其所好。 吏部尚书! 有些人,在朝中或许还能发挥作用,但在地方上,就只会给地方上的官府添乱而已。 一天早朝、午朝、晚朝,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机器。 但在老朱这里。 所以朱允暂时将其搁置。 翌日。 于是才趁机找到机会贪墨了百万两巨款。 只要咨政处忠心可用。 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因为老朱完全就是一个工作狂,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他的手。 知道了大明灭亡之后,满清的腐败,以及后世那惨痛的近现代史。 这可不是一个小位置!位高权重都是对这个位置的贬低! 现在竟然要换人? 而且看这个样子,殿下似乎并不意外,可能换人的背后,就是太孙殿下的意思!这是想要让自己的心腹上位了? 朝中诸多大臣纷纷止不住的猜测。 监国之后,大明经济又发展的蒸蒸日上,这才动了歪心思,趁着朱允抽不开功夫,对付诸多藩王的算计以及方孝孺等人的发难。 亲手提拔一个年轻人来当吏部尚书,实则将吏部尚书的事情自己来管,也是十分有可能的事情。 而地方官员,更是有样学样,朝中的高官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只要这些家伙没办法cao控巡抚人选即可。 “说。”朱允点头应允。 也才不过千万两左右,并且全都是一些实物,cao作空间少的可怜。 而如果出现嘉靖皇帝这种一心修仙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朱允简直气也能气死了! 尽管嘉靖帝不算是什么昏君,更不算是什么庸才,可正是如此,才越发气人,因为一个有才能但不学好的君主,足以影响所有臣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对大明是破坏性的! 那也是无济于事。 就好比在朱允手下。 但偏偏,这些人对于朱允的忠心却毋庸置疑,因为他们都是清清白白的读书人,是通过往年来一届一届科举积累的人才,在朝为官多年。 但朱允却不愿意将他们派到地方上去。 翟善深吸了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