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_第三百八十九章 巡抚之争,不拘一格降人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巡抚之争,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1/3页)

    第389章巡抚之争,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明,京师。

    皇宫。

    朱允侧卧翻看着书卷,尽管他自后世而来,有着许多超出常人的知识和预见,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提升自己的。

    没有人可以靠以前的知识活一辈子。

    在这满是狡猾老狐狸的朝堂之上,遍地都是聪明人,在从前朱允或许可以依靠自己的多出几百年的见闻碾压他们,但这些老狐狸却会不断地从他身上吸取养分!

    从而充实自己,渐渐变得跟上朱允的想法!

    到时候,若是朱允一直原地踏步,也只会被这些老狐狸给糊弄到,失去先发优势!

    而小到他自身如此,大到整个大明亦是同样如此!

    大明虽然现在已经占据了不少优势,并且远远地甩开了周遭国家,乃至世界国家一大截,可毕竟还是一个陆权国家,追求的是陆地上的霸权,而非海上的霸权。

    这在将来的大航海时代中,是极其吃亏的!

    所以朱允必须以身作则将这种一直持续不断进步的血液根植在大明的皇帝身上,特别是避免将来出现木匠皇帝这种不务正业的不肖子孙!

    “那么巡抚之事,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怕是难以真正见到真正的大鱼。”

    这些人或许一辈子都没去过基层。

    可人家要是不上钩。

    上方。

    而是必然有一场尸山血海在前方等候!

    只不过朱允觉得,这些家伙的胆子倒是未必有这么大,大明巡抚的人选事关重大,谁敢在这个事情上造次?

    朱允要扫清的是地方上的吏治,要加强的地方官府的效率!而这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没有朝中大臣的干预!

    尽管他是吏部尚书,但在这朝堂之中,论威势却恐怕连很多主事、侍郎也比不过。

    可朱允依旧保持着学习的姿态,不管能够学进去多少东西,至少要把这个姿态摆给其他官员看,毕竟自古以来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朝中百官都会不自觉的模仿朱允的一举一动。

    不急不忙的喝上一口热茶,这才说道:“做的不错。”

    可却不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而是实实在在太孙殿下的心腹!同时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干臣!

    让这样的人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根基都烂了,以后的皇帝再怎么励精图治,也是空话!

    从权术的角度来看,嘉靖帝的确是成功了,终其一生都没有人逃脱了他的掌控,所谓的严阁老严党也不过是他捞钱的工具罢了。

    “是否有谁在其中做了手脚,将本该入选之人替换下去。”

    但却也有一些善于表面功夫,实际功绩不显,只是在做文章上面有突出能力,纸上谈兵或许可以,但真正去实际管理地方,却只怕是力有未逮之辈。

    杨士奇!

    又是他?!

    并未发表任何言论。

    但上面的人若是励精图治,那么jianian臣,或许就不再是jianian臣,而是会尽可能的去变成权臣。

    上面的人喜欢享受,那么jianian臣自然就会帮助皇帝享受。

    所以哪怕此刻已经拥有了大明至高无上的权势。

    ………

    只不过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当,没几年的功夫,他就被老朱给换下去了,从堂堂一届吏部尚书,给调到宣化当知县去了!

    这可是开国皇帝!真正的一言足以鼎定天下!

    “殿下,傅友文一事,臣身为吏部尚书,实在是难辞其咎,身为上司却无法管束属下,德行不足以服众,能力更是有限,实在不适宜再掌管吏部尚书一职。”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缓缓走进,禀告道:“按照您的嘱咐,在各个大臣家中都安插下去了眼线。”

    便是再昏聩的人,身上也难以避免的多出了一份责任,朱允至少不能让大明烂在自己手里,更要避免让大明烂在自己的子孙后代上。

    到了地方上是听朱允的还是听某些大臣的?

    “传令咨政处,让他们筛选合适的巡抚人选,再将合适的人选交给孤。”

    朱允合上书卷。

    就算有人想要成为秦桧,那也没有任何机会啊!倭国、安南、鞑靼,统统都弱于大明,谁会这么想不开和他们互通?

    没这个胆子,更出不起这个价!

    “殿下,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

    “才过几天好日子?”

    “殿下,此番准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