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六、辛什么来着? (第1/3页)
第237章辛什么来着? 自七月十八乱军靳太平属下徐通被斩,靳太平、李魁马上意识到蔡州留守司兵马已进入颍州。 六、七两月先后两次被陈初部所败,二人不由谨慎起来。 为防止外出打粮的队伍被分而歼之,乱军急忙收拢余部,徐徐向颍州东南的上颖县退去。 若见势不妙,可从上颖县东逃寿州,或南渡淮水去往周国。 只不过,寿州久经蹂躏,莫说是粮食,便是活人都没不剩几个,不到万不得已,靳、李二人都不愿再回寿州。 陈初这边二十日入城,用了三天稳定颍州局势,待后续粮草转运进城后,陈初将颍州城交给了张纯孝,并留陈景安在此为大军后勤调度。 二十四日,陈初率军继续往东南进发。 原颍州留守司都统制郭韬儿连同下辖两军,随陈初一同行动。 颍州城防交由蔡州留守司辖下靖安军接防。 李魁本想说两句硬气话壮壮声势,却又想到了肖家岭一战自己单人独骑狂逃百里的狼狈,气势不由一弱,“好,便听靳指挥的.” 陈初细细询问起来。 蔡州留守司大营,陈初阅览各营虞侯发来的军情,又给留在颍州城的陈景安写了一封信。 全村只有十余名妇孺藏在井中得已活命。 只要做通了他们的工作,村民们往往会温驯的接受。 方才武同还不懂这是为何,直到此时他才看明白.老白留着这支箭,是让都统大人看的啊! 看看俺老白多英勇,看看俺老白多尽职. “若伤重,明日便随押运粮草的队伍回蔡州养伤。”陈初看着白毛鼠后背上颤颤巍巍、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箭羽,似笑非笑道。 乱军围攻半日不克,官军援军又至,只得仓惶丢下百余具尸体和伤兵,狼狈南逃。 乱军破寨后,劫掠一番,屠村毁祠,随即南去。 翌日,乱军靳太平部再攻牛家堤南十五里外的徐水寨,徐水寨正是一处说甚也不愿迁往大圩的庄子。 “东家,这庄子不知是不是听说了咱们在县北推行的‘村堡之法’,乱军围庄前,已收拢左近七八个村庄的村民入庄,组织了各村近千青壮共同守庄,甚至还集合了百余马匹,弄了一队骑士.” 李魁往北看了一眼,先啐了一口才道:“那狗官从蔡州撵咱们到颍州,如今更是把上颖县中北经营的铁通一般,又使水军断了咱们淮水南退之路。咱们只能逃去寿州,若走之前不破了这庄子补给一番,咱们去寿州吃土么!” 刚收笔,亲兵营斥候队白毛鼠和武同来报。 小伙扭腰收胯,连灵活躲箭的身姿都带着一股sao气。 陈初不由感叹,宗族、士大夫阶层对底层百姓的控制之严密.这种控制未必全部依靠‘暴力’,更多时候体现在‘言听计从’的精神控制。 明明士子打扮,没想到却这般威猛. 小伙嘿嘿一笑,朝周边青壮作了一个四方揖,直把这险象环生的沙场,当做了表演的舞台。 一旁,正帮陈初整理归类军情公文的唐敬安,却瞄了白毛鼠一眼,心道这老白,真是个机灵鬼儿! “!俺老白这条命早已交给东家了,这点小伤算甚!俺不回后方,俺要继续留在军中为东家效命!” 装逼遭雷劈,如此显眼的装扮,引来一支冷箭。 没有完善的基层组织,便是天王老子来了,这广大农村也是耆老、乡绅们说了算。 各圩之间,还可守住相望,互成犄角。 如今能劳驾令人说亲的都有谁? 镇淮军指挥使杨大郎的夫人是令人做的媒,亲兵营营正姚虞侯未过门的娘子,曾是令人的丫鬟。 两日内,两处庄子先后被乱军所扰,结果却天差地别。 每庄留下两什至五什不等的军士,负责组织、指挥民壮。 “好了,说正事吧,今日外出侦查,有何所获?” “哦?” 返程路上,一同外出侦查的弟兄要帮老白拔箭时,老白说啥不肯。 陈初也不由一乐,如今白毛鼠在镇淮军效命,俸禄也不算低。 将守城职司交给自己的下属,是为了避免陈初离去后,出现‘人走政熄’的情况。 “叫你射” 白毛鼠先抱拳一礼,这才一脸坚毅道:“回东家,属下不碍事!” 虽李魁话糙,但说的却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