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五、原来是这个吴家 (第1/2页)
第236章原来是这个吴家 七月二十。 晨间,颍州城内四家粮铺被围,至巳时,蔡州军士已将几家粮铺内整齐码放的新麦统统征收。 往日趾高气昂的粮铺伙计,一个个缩着头变成了鹌鹑,没一人敢上前阻拦。 他们可听说了,吴家粮行的吴德高吴先生,今早被陈都统的亲兵斩了一臂。 这帮杀才都敢对吴先生动刀动枪,会把旁人放在眼里? 午时,镇淮军行军录事唐敬安带全军文吏接管府衙户籍,随后以户籍为参考,为每户人家制作‘粮本’。 粮本上清晰记录了每户几口人,成人几位、孩童几位,由此确定每户每日能领到多少粮食。 唐敬安宣称,这是都统大人制定的‘战时配给制’,只为更多人能活命。 下午申时,统计出四家粮铺存粮的数值后,陈初等人都很意外.因为太少了。 四家粮铺的存粮加一起也只勉强过千石,以城中百姓每日消耗一斤口粮计,这点粮食撑不了几天。 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收割城内中户田宅的计划。 到了黄昏时分,粗略清点府衙粮库后、再对照府衙夏粮征收的文档,陈初终于看出了猫腻。 颍州今夏应征新粮四万两千石,实收四万单九百石。 可府衙粮库中新粮、陈粮加一起,只有两万多石。 陈初原本还在疑惑,这颍州粮商难不成长了前后眼,在水患前就囤积了能够支撑全城月余的粮食,至今不断。 此时得知府衙粮库少了一万多石,才终于想明白。 这几家粮铺哪有那么多存粮,他们高价出售的,不过是今夏征收来的夏赋官粮! 他们的cao作流程,应该是趁此灾祸高价出售官粮,待灾乱平息,再从外地运来平价粮填补夏赋亏空。 仅仅是打了一个时间、空间差,便能空手套白狼大赚一笔。 只可惜,被陈初这兵痞给搅合了 翌日,七月二十一。 自清晨起,颍州安顺军军士扛着锄头、木锨,推着人力车,去往城中各处犄角旮旯,清运积压月余的垃圾。 城中百姓惊愕不已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巳时,分散于城内的十余处取粮点同时开张,大伙依照昨日‘蔡州留守司’的告示,每家由户主手持户册,代表全家前来领粮。 取粮点的文吏,对照对方信息后,快速算出一个数值,由后头军士称粮。 取粮时,军士会在这名户主的户册上盖一个刻有今日日期的戳子,以免有人重复领取。 分发的这点口粮,吃饱有些勉强,但绝对饿不死人了。 城中卖儿卖女的景象,登时匿迹。 当日未时,范恭知和张纯孝急匆匆赶来颍州。 陈初并未刻意封锁消息,昨日颍州留守司官衙内发生的事,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迅速外溢。 范恭知进城后,见城内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大扫除’,百姓们也有了口粮可领,还算井然,不由频频颔首。 “尚书大人,颍州府衙与jianian商勾连,私自高价出售府衙粮库中的夏赋官粮,昨日统计出已亏空一万两千余石。此事,若说知府廖思义不知情,末将是不信的” 一见面,陈初便为自己将廖思义禁锢在官舍一事,作出了解释。 眼下陈初有管辖淮北四府军务之权,但羁押一府主官,却是明显擅权了。 本以为范恭知会苛责几句,不成想,老范听闻后竟一脸怒容,“太过分了!如今淮北民乱未定,他们非但不思报效国恩,却一心敲骨吸髓,淮北之乱,就和他们脱不了干系!这等虫一日不除,我大齐一日不宁! 陈将军,你只管上奏言明此事,本官与李执宰支持你!” 哎哟,陈初望着一身正气的范恭知,差点以为自己以前误会他了。 但他说的支持是啥? 口头支持么? 同日,原本坐镇新溪县的陈景安连夜抵达颍州。 相比火上浇油的范恭知,陈景安则心事重重。 军帐内,待陈初复述了今日范恭知所言,陈景安不由冷笑一声,道:“廖思义出身吏部” “吏部?先生是说,廖思义是后党的人?” 陈景安帮陈初分析过朝堂形势,后党大佬、国舅钱亿年掌控的吏部,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嗯。” 陈景安点点头,又道:“那刑部尚书吴维光是钱亿年的得力干将,此次颍州私售官粮一事,出身吏部的廖思义屁股不干净,又涉及了吴家一名管事。范恭知身为相党骨干,当然希望元章闹的越大越好。” 哦,这是想拿我当枪使啊。 见陈初没接话,陈景安语重心长道:“元章,千万莫信那范恭知的鬼话,他们知道这点小事扳不到吴尚书,至多膈应他一下。你若做出头鸟,必定惹来报复到时,范恭知才不会管你死活。” 陈初稍稍沉默后,道:“那依先生所想,我该如何?” 这次,换陈景安沉默了一会,才道:“元章,我家与吴家同出颍川,祖辈有些交情。若元章需要,我可请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