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大汉以西 (第2/3页)
、刘备、孙权这些君主亲口的,君主重诺怎么可能作假,倘若不信,可以去问问下百姓,他们会给出答案!。 也正是如此,来自西域、三大帝国的商人们才会深信不疑,于是他们带着连环画和打听来情报返回各自的国家。 当魏延的宣传攻势来到中亚和欧洲后,这些国家都沉默了,看看大汉是个什么怪物,一场大战双方仅投入的兵力就上百万,而后方所涉及的民夫更是数以百万计,他们国家的总人口都没这么多,但转念一想大汉有几千万人口,一切又觉得十分合理。 至于同时期的三大帝国,他们对大汉的态度各自不同,有人期待万分,有人置若罔闻,有人惶惶不可终日。 罗马帝国,他们虽然对强大的大汉有点发怵,但也就那回事,罗马帝国从立国之初到现在经历的战争还少么,他们只是惊叹大汉的战争场面之宏大,动辄上百万人,真是恐怖如斯。 至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贵族和元老们,注重的是丝绸之路何时能打通,东方古国的丝绸、瓷器他们太爱了,目前仅靠商队贸易往来很难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所以重开丝绸之路进行大规模贸易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季汉不止有瓷器、丝绸等物,还有近些年崛起的茶叶,以及价格堪比黄金的白纸、蔗糖,价格低廉的雪盐,以及其他的一些手工产品,这些都是他们所需要的。 作为高贵的、神圣的罗马帝国贵族们,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们自然应该享受,这些丑陋的麻布、丑陋的陶器,苦涩的褐盐,以及羊皮纸书写文字他们早就受够了。 丝绸之路,你何时才能被打通啊,大汉,伱可得加油啊! …… 安息帝国,因为东边有贵霜帝国,西边有罗马帝国,将它夹在了中间,所以大汉强不强和他真没多大的关系,毕竟贵霜帝国不灭,大汉休想碰到安息帝国分毫。 有这闲工夫,安息帝国的贵族们还不如想一想,该如何抵御老对手罗马帝国的侵略,以及国内日益严重的问题。 从阿尔沙克一世建立安息帝国算起,安息帝国国祚至今快五百年了,因此国内矛盾重重,已经到了覆灭的边缘。 作为正统的帝国皇帝沃洛吉斯六世,他所能控制的领土只有一部分,而他那个发动叛乱的弟弟阿尔达班四世,才是占据帝国大部分的领土的大诸侯。 再加上外部势力耸立,安息帝国的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来自东方的威胁,毕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明能不能活着,还管他几万里之外的大汉干什么。 …… 和罗马帝国的期待,安息帝国的佛系不同,离西域最近,能直面大汉威胁的贵霜帝国,才是最着急的那一个,特别是贵霜帝国的统治阶级贵族们在看过连环画后,直接变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汉军明就打过来。 别以为他们在题大做,也别看贵霜帝国是一个称霸中亚的大帝国,就认为他们有能和大汉叫板的资本。 只要细细追溯一下它的前身你会发现,这不就是当年在河西走廊先是被大汉一顿暴捶,然后又被匈奴人打得仓惶西逃的大月氏么,怎么跑到中亚就发达了,还建立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 所以,对能把匈奴人打得不敢南下的大汉,贵霜帝国的贵族们怎能不怵,虽然这些年他们一直和季汉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但贸易归贸易,他们可不相信以耕种为主的大汉,会对肥沃的土地不心动。 所以,贵霜帝国对季汉此次西征的目的,以及他们该怎样应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鸽派的观点: 大汉虽然强大,但大汉最西的凉州敦煌郡距离贵霜帝国的马拉坎达城有五六千里之遥,而且还有难以翻越的然屏障葱岭,不安份的西域诸国,四处肆虐的胡热。 所以大汉不可能领大军远征贵霜,就算大军能到,恐怕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届时不就成了万里远征送人头么,相信季汉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大将,不会做出如此不明智之举。 因此,大汉此次西征恐怕是真的为打通丝绸之路,所以他们应该主动出兵,先汉军一步打通葱岭以西的丝绸之路,免得让汉军找到借口进入贵霜帝国。 同时,他们也能尽快同季汉展开双边贸易强大帝国,这样就能在残破、虚弱安息帝国的身躯上,狠狠的撕扯一块rou来,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鹰派的观点: 两地虽然路途遥远,但大汉又不是没远征的先例,汉武帝时期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就曾率领汉军翻越葱岭远征大宛,并建立贰师城以示大汉威严,所以距离并不能保证贵霜帝国的安全。 而且以西域诸国的战斗力,根本犯不着汉军兴师动众,当年班超威压西域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根本犯不着出动八万大军西征,因此汉军一定另有所图,那他们就不得不防。 为防备汉军入侵,鹰牌的贵族们认为应该遣使前往西域,服乌孙、大宛、车莎、疏勒、无雷等靠近葱岭一带的国家,让他们组成联军、推选统一的指挥官来抵抗汉军的侵略,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派出大军支援。 如此一来,可将汉军牢牢的挡在葱岭以东,届时就算汉军有万般之能也拿贵霜帝国没办法,而且只要等汉军主力撤退了,那他们就可以出面同大汉协商重开丝绸之路的事宜。 这样一来,他们就掌握丝绸之路的主动权,他们就可以要求大汉将货物卖给他们,然后他们再高价卖给安息、罗马,以及周边的国家,这样能实现双方共赢,他们也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只能鹰派的贵族如意算盘打的真响,他们就料定汉军无法维持超长的补给线,而西域诸国民少国弱很难供养近十万汉军,所以久战不下汉军必定撤退。 最后,他们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收割胜利的果实,将大汉当成一个高级打工仔,看来鹰派中不乏计谋出众之人。 不过在贵霜贵族的们争论不休时,一封国书从季汉传来,信中大意就是希望他们能派人在明年年初抵达榆中参加重大庆典,同时也邀请了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