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督荆人选 (第3/3页)
议。
“陛下,文长所言不差,太子殿下作为未来要继承大统的子,对治国安邦之策,行军布阵之道,自然运转之理都应有所涉猎,虽无需精通,但一定要略知一二,不然恐会被人蒙蔽视听。 圣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太子殿下此去荆州,会有众多青年才俊相随左右,德孝才能出众者数不胜数,太子殿下可集众家所长,取自我之道,所以陛下也不用担心殿下的教育问题。 倘若陛下还不放心,可让他们在平日的交谈中,多谈论时政、军策、民生等大事,殿下耳濡目染下定会有所收获,长此以往,殿下所取得的成就恐怕会让陛下惊诧。” 诸葛亮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将刘备的顾虑一一解决,不就怕没人教导刘禅么,你要不看看这些个青年才俊,随便挑一个做刘禅的老师都绰绰有余。 “另外关将军性格高傲,麾下兵将自然也是如此,不管谁去荆州都很难压服这群骄兵悍将,就算是三将军恐怕也是如此,但太子殿下就不一样了。 所以陛下,臣认为文长得没错,太子殿下的确是督荆州的最佳人选。” 法正补充道,不得不魏延的这个人选,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就算刘备也是如此。 “那就依文长所言,就让禅儿代替云长督荆州吧。” 刘备沉吟了一会儿,随后点头同意了魏延的提议。 刘备能同意,除了上述的几个原因外,与他还有刘永,刘理两个儿子脱不开干系,毕竟督荆州是有风险的,万一刘禅不幸殒没,以眼下季汉的发展情况,还是能坚持到刘永、刘理长大的,所以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赌局,刘备认为可以赌一赌。 “陛下英明!” 这一场为解决刘禅、荆州问题的会议,在四饶高呼英明中圆满落下帷幕,相信朝堂中的文武百官,远在荆州的关羽都会对这个人选感到满意的,当然,刘禅就可能有些苦恼了。 …… 七月初 悬而未决的督荆州人选终于在大朝会上被刘备公之于众,不过这个结果多少有点出乎预料,但他们在的不是不能接受,毕竟那一长串随同人员名单,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知道,刘备这是在刻意让刘禅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 那他们此时横加阻拦,不但会惹恼现在的皇帝,还要得罪未来的皇帝,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爱干谁干,就这样,关于刘禅督荆州的决议被迅速通过。 三后 刘禅依依惜别父皇刘备,母后吴夫人,两个jiejie,两个弟弟,并在刘备多次的督促下,登上一辆朴素的马车,然后在两千多名甲士的护卫下,晃晃悠悠的离开了生活六年有余的成都。 这就意味着,刘禅和他的快乐生活该彻底再见了。 本次刘禅的仪驾十分简单,除了人多点以外,和平常世家子弟出门一般无二,一点大汉太子该有的威仪都没有,当然了,这也是刘备特意要求的,拿他的话: 你是去打仗的,是去拯救万民于水火的,不是去享受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从你离开成都的那一刻起,叔至就会按照急行军的方式支援荆州,希望你能尽快适应。 很显然,这是作为一个父亲给他那不成器的儿子一个下马威,好让他知道创业之艰辛,好让他知道他为何能在成都享福,刘备的良苦用心希望刘禅能理解,能尽快成长起来吧,刘备他真的老了。 不过仪驾简单,并不代表随行人员简单,除了原本的太子舍人费祎、董允,偏将军向宠外,还有他的姐夫陈海也在左右,以及没有官身的赵统、关兴、许钦、法邈等官二代,另外还有很多殿试成绩优异的士子相随。 而且关羽离开荆州肯定会将部分将校留下,譬如关平、廖化、周仓、赵累、杨议、糜旸、等人,阵容之豪华,就连魏延都羡慕得流口水。 而且除了年轻人相随外,还有卫尉陈到、中护军陈式等相随,前者作为刘备身边的第二任保镖,将他放在刘禅身边,刘禅的安全将万无一失,后者是刘备部曲出身,算得上绝对的嫡系,有他们二人在刘备放心。 再加上刘禅还携带着神策军的兵符,反正刘备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刘禅未来会如何就全靠他自己了。 …… 当刘禅离开后,无所事事的刘备就将目光转向魏延,并隔三差五的邀请他参加家宴,每次都把话题往羞红着脸的刘妤身上引,几乎都快明着: 我女儿,你娶,还是不娶!。 魏延能怎么办,作为臣子的他当然要听皇帝的话喽,更何况人家长在自己dNA上,自己拒绝就显得不礼貌。 而且家里也吹耳边风,什么打麻将都缺个人,让他再娶个meimei回来,那魏延能怎么办,自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喽。 这个糖衣炮弹,我吃总行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