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二百零八章 督荆人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督荆人选 (第2/3页)

恐怕早有腹稿,何不先听他的高见呢,倘若不合适再来反驳也不迟啊。”

    还是诸葛亮笑着打圆场,从魏延一直沉默到突然出声,看来一定是想到了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这人是谁,这一点不止他,就连刘备和糜竺同样好奇。

    “陛下,西域和荆州对我等而言同样重要,翼德将军身负西域大都护一职,倘若他去督使荆州,那西域大都护又由谁来担任呢。”

    张飞这些年的变化魏延是看在眼里的,这也是他被任命为西域大都护的原因,本来刘备是想让张辽担任大都护的,不过魏延以张辽身体有恙为由劝谏,刘备最后还是采纳了魏延的意见。

    张辽和张飞的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张飞作为刘备的三弟,此时担任大都护无疑会给外界一个明确的信号,季汉的下一步战略一定是以打通丝绸之路为主的西征,这不但会安曹丕、孙权的心,也会使内部的士商团结在一起。

    “至于子龙将军,臣还需要他来统领骑兵集团,协助臣扫灭凉州羌乱和西域诸国,不仅不能去督使荆州,连江州督也会随之卸任,同臣北上西征。”

    凉州、西域地域辽阔,非常适合骑兵集团作战,如今季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攒起万余骑兵,不过合格的骑兵将领依旧稀少,尤其是马超身陷曹营后,这种情况愈加的凸显,所以有统领骑兵作战经验的赵云,魏延怎么可能把他放在荆州养老。

    没错,在魏延看来去南郡就是养老,因此,魏延不会让任何武将去镇守荆州的,而是会推荐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人。

    “陛下,臣认为督使荆州最合适的人选非太子殿下莫属。”

    语不惊人死不休!

    魏延的话让几人面面相觑,各自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不过很快他们就沉下心来思考,发现刘禅督荆州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陛下,太子殿下如今已有十五岁了,是时候承担起复兴汉室的重任了,荆州虽然地处战略要地,形势错综复杂,但有蒋琬、张松等人从旁协助,非常适合太子殿下在此学习治国、治民、治军的经验。

    而且太子殿下督荆州会极大的鼓舞荆州军民,会使饱受战争创赡地区迅速恢复,会让新归附的州郡民心迅速安定。

    因此,臣认为督荆州人选非太子殿下莫属。”

    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理由,另一些魏延也不好,刘禅现在的性子用单纯的教育已经很难扭转,只能将他扔在前线,用外部的压力来促使他成长,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适的君王。

    其实魏延一直在思考,是历史上那个能力平庸,性格软懦,最后举国投降的皇帝好,还是一位经过战火磨砺的皇帝好,这一点他想了很久。

    最后得出结论,倘若魏延是土生土长的那个,肯定希望刘禅是原来的那个好,毕竟做大臣的谁不希望皇帝是个乖宝宝,对自己言听计从。

    可历史经验告诉他,魏延不能这样做,那些盛极一时的权臣最后都没好下场,虽然看起来刘禅性格敦厚,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的事物也越多,想法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

    饶情绪就像一个弹簧,伱越压得越狠,未来反弹得就越高,有外部压力还好,可一旦没了外部压力君臣之间会怎样,这一点恐怕都心知肚明,魏延可不想来个养寇自重。

    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魏延决定要着重培养刘禅,不让他变得和刘备一样,但只要能学到刘备的一半,估计大汉未来几十年就无忧了。

    “文长,这是否有失妥当,以禅儿的性格和能力,恐怕难以胜任此重任吧,再一个荆州事务繁忙,公琰、子乔恐怕也无瑕顾及禅儿,倘若因教导禅儿耽误了政事,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刘备有点犹豫,他倒不是舍不得刘禅去荆州,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能身临一线去磨砺,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知子莫如父,刘禅的能力如何刘备一清二楚,将偌大的荆州交在他手中刘备实在不放心,荆州可是季汉的复兴之基,这里有近三百万人口,季汉七成粮食产量都在这里,一旦出了问题,如今的大好局面瞬间崩溃。

    “陛下可放宽心,本次科举为我大汉遴选出很多良才美玉,譬如费祎、董和、赵统、张苞、关兴、向宠、许钦、法邈等人,他们皆可同太子殿下一起去督使荆州。”

    魏延啥也不,直接把这些饶名字、能力、出身摆出来,有他们在一旁相助,就算刘禅是一团烂泥,也会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走上正轨。

    而且这些人要么是季汉两千石官吏的子嗣,要么是元从老将的子嗣,他们的利益是和刘备、刘禅的利益相同的,绝对不会做出损害他们父子的事,这无疑会让刘禅的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再一个他们这代人注定是要老去的,刘禅现在才十五岁,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他需要组建属于他自己的班底,毕竟老臣的能力再怎么出众,也不一定会得到新帝的信任啊。

    “孔明你怎么看。”

    刘备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诸葛亮,希望他能给一点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