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返回高岗百姓逃亡 (第2/3页)
樱伯仁头发已然花白,身形佝偻,脸上手上的皱纹如同水面上的波纹一般波澜起伏,看上去已是行将就木之年,可眼神却依旧是神采奕奕、炯炯有神。 “小明王身上的黑纹,可是因黑火而来?” 他看着马羽轻声发问,对于樱宁的师父,马羽心中还是保持着尊重的,他当即和焦玉给他行了晚辈之礼,这才点头应是。 樱伯仁闻言轻声一叹,眼神有些追思: “没曾想,过去这么长时间,黑火终究还是重现于世了,这可真是灭世之气象啊。” 感叹这么一句,他又将话题转回道小明王身上: “既然小明王是因黑火而变成这般模样,这已超出我的医术范畴之外,我除了勉强为之吊住性命,也再无能为力,若想将其唤醒,还是需得利用黑火之力方行。” 马羽闻言,顿时面露难色。 他不是不想帮这个忙,只是止止道人所提炼的黑火种子并不完善,每使用过一次,都得等待充能。 马羽第一次在黑崖山上使用过黑火之力后,足足时隔两个月时间,方才在终极角斗大会上再度驱动黑火之力。 按这个趋势来看,下一次使用黑火之力的时间,可得等到两个月之后,这么长时间,马羽能等,可小明王等得了吗? 马羽不敢保证,也不想瞒着众人,正准备将心中的顾虑对众人全盘托出,却在开口的一瞬间心念电转,一个想法跃入脑海。 这黑火种子,乃是由止止道人所提炼而成,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加速黑火种子充能,或许止止道人知道方法? 想到这,到嘴边的话又被马羽给咽了回去,他转头看向焦玉,却见他也在看着自己,四目相对,多年一来无话不谈所养成的默契,瞬间就让焦玉明白了马羽的意思。 他双手抱胸,沉吟片刻,缓缓道: “或许,师父真的知道方法。” 听闻此言马羽一下子就放松下来,看着因自己与焦玉莫名其妙的眼神交流,而一头雾水的众人,马羽笑着将原委为众人交代清楚。 甘瑞登时也是大喜: “止止道人乃是当今天下不世出的高人,既能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朝廷,成功提炼黑火种子,自然也是知晓让黑火种子重新激活的方法,事不宜迟,马羽兄弟,我们立即出发,南下高岗城去拜访止止道人!” 马羽却是有些谨慎: “实不相瞒,甘将军,高岗城前些日子,已经被拓跋戍、萧琸联军重新抢占了回去,天佑王率军北上夷陵,如今止止道人身在高岗城,安危不明,若想求见于他,只怕是得费些功夫的。” 甘瑞闻言大惊,他也是头一回听说高岗城失陷的消息,也就是此时,他才发现,艾杰夫的脸色难堪。 可求见止止道人,唤醒小明王一事却是迫在眉睫,因此甘瑞沉思片刻,仍是决意道: “无论再如何艰难,这险也必须得冒!马羽兄弟、焦玉兄弟,我与弟兄们愿祝你们一臂之力,将止止道人从那龙潭虎xue之中救出!” 甘瑞等人愿意帮忙,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此地尚算不上安全,这么多人立于道上,实在是太过引人注目,因此甘瑞决定让义军队伍隐蔽在林中,随时听后命令。 而他转头看向马羽身边亭亭玉立的樱宁: “樱宁,你便留下与义军一起暂时安扎于此?” 樱宁本就在甘瑞军中担任军医,先前离开阵中,与马羽一同剿灭了当地的人贩子,如今一切尘埃落定,按理来说,樱宁是应当重返义军当中,因而甘瑞会有此问。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樱宁却是坚定地摇摇头: “我听闻父亲在高岗山,我与父亲儿时失散至今已分离十余年,如今得知父亲的消息自然要去与之相认,我会先行随马羽返回高岗山一趟。” 听闻此言,甘瑞先是一愣,继而有些遗憾。 樱宁人长得漂亮,医术又好,军中包括甘瑞在内,几乎没有人是没受过樱宁悉心照料的,她在军中可是妥妥的仙子,威望只怕是比他这个一军之将还要高。 如今樱宁要离开军中,想到日后在军中见不到这位医术高超的女中流,在场的义军个个心中的遗憾都快溢出来,如今她是为了与失散分离的父亲相认,总不能相拦于她? 因此即便是心中再怎么遗憾,甘瑞也只得强笑着祝福道: “你与父亲相认?这可是件大喜事,那便祝福你和父亲能早日相认,日后若是有需要,可以随时回到军中,我军中营门随时为你敞开!” 樱宁微笑着点点头: “这么多年幸得义军照拂,樱宁感恩戴德,难以为报,何况现在我们应以救小明王为先,樱宁也会定全力相助。” 甘瑞点点头,他强忍着心中不舍,辞别一步三回头的义军弟兄们。 于是随马羽一行带着小明王往东南而去。 渡过大江还需奔走一周,方能返回高岗城,马羽一众也即刻起行。 马羽不时回头对着其余几人道: “离开高岗山不过旬月,不知为何,却总是觉得心底不安,总有种不祥的预感,也不知这预感是从何而来?我离开高岗山外出这么多次,还是头一回有这种感觉,真是奇也怪也。” 焦玉闻言,打量他一阵,疑惑道: “或许是因为你此次伤势之重,要更甚于以往?” 马羽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当焦玉所言在理,但是大江沿岸湿寒,显然不是适宜的养伤之地,还是早日返回高岗山为好。 他几人本打算乘舟渡江,却见艾杰夫站在道路分叉口上,眉头紧蹙地在四下环顾着,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艾兄,可是发现追兵?”马羽奇怪问道。 可艾杰夫却是摇摇头,转头看向马羽,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你有没有觉得,大江以北的帝国兵力,相比起以往,要少了不少?” 马羽等人闻言皆是一愣,帝国兵力减少,这对义军而言不少好事吗? 但下一秒,马羽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义军与帝国大军对峙于大江南北,除了被义军截断通路,而与北方失联的南方军队以外,几乎所有帝国大军都已驻扎在大江北岸。 若是没有一场大战,应当不会有兵力折损的现象才对,可如今马羽环顾四周,却发现原本会在大江北岸来回巡视的帝国军队,如今已鲜少能看到人影。 怎么回事?莫非在自己救出小明王的时候,朝廷和义军爆发大战了? 众人皆是有些不明所以,正困惑时,突见江面上一艘有些破烂的小舟,从南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