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一百五十五章 颇具个性的王安石(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五十五章 颇具个性的王安石(十六) (第1/2页)

    史料记载,回到自己府邸后,王安石气得在屋里来回踱步。他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辽国的内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他们现在是昏君执政、jianian臣当道。若现在大举伐辽,有可能大获全胜,结果这位宋神宗,竟然如此惧怕辽国!事实证明,王安石对于辽国的预测完全正确。

    此时此刻的大辽王国,昏君执政、政局混乱、将相失和、军心不稳、人心惶惶。毫不夸张地说,已经呈现亡国之相了!此时辽国的统治者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他的统治下,辽国实际上是无比的衰弱,国内的治理是一片混乱。王安石不惧怕辽国的挑衅,也准备与辽国决一死战。然而宋神宗就是惧怕辽国,不敢跟辽国开战。最后在咨询了二位老臣后,宋神宗更加没有了底气,更加惧怕辽国。这两个人就是昔日一起对抗过辽国的两位老臣--富弼和韩琦。

    当时在对待辽国的问题上,宋神宗秘密下达手谕,征求富弼和韩琦的意见。他希望这两位老臣提供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为自己采取对辽措施的参考。结果在这个问题上,这对昔日铁骨铮铮不惧辽国的二位老臣,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史料记载,韩琦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认为辽国之所以挑衅我国,是我国自己的问题。因为我国进行“变法”导致辽国害怕了,所以他们才来挑事。韩琦的理由,如下:

    第一,河湟一带本来是宋、辽、西夏三方的“三不管”区域,结果大宋朝目前把这一带占领了,这就等于昭告天下,大宋要开疆扩土了。在这种情况下辽国人很是恐慌,只能来挑衅我国查看虚实了。

    第二,新法在边境上广栽树木,是为了防备辽国的骑兵。我国的这种动只能引起辽国的误会加深两国的矛盾。自法以来,我国进行了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举指,这些都是要与辽国开战的节奏。因此不是辽国挑衅我国,而是我国先挑衅的辽国,所以他们才派人来刺探我国虚实。

    综上所述,韩琦的结论是--请废除一切新法,只有这样辽国才不会怀疑我国,我国与辽国之间的战役才能避免。对于韩琦的这番说辞,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回应--胡说八道!

    开疆扩土、建功立业、这难道错了吗修筑防御工事、提高军事实力,保护国家的安全,这难道错了吗退一万步说,即使不变法了,契丹人就会适可而止吗这个虎狼之国会就此打住不与宋朝开战了吗这不是扯淡是什么!如果不是韩国琦年轻时期的种种表现,仅听韩琦年老时的这番话,妥妥的可以认定他是辽国派来的间谍。只能说人一但年纪大了,这个脑袋确实就不好使了。

    跟韩琦一样,年老的富弼的回答也基本相同,即“不再变法,就能回避战争了”等等。同时富弼还比韩琦有更多的一层忧虑在里面。这个忧虑就是:“须防四方凶徒,必有观望者,谓国家方事外,虞其力不能制我,遂相聚啸,蜂猬而起,即事将奈何臣愿陛下以宗社为忧,生民为念,纳污含垢,且求安静。这段文字很长,但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攘外必先安内”。换句话说,富弼在委婉告诉宋神宗:因为变法,导致国家内部不稳,现在开战,必败。因此为今之计,应先废除变法。哎,这才刚过多久呀。韩琦和富弼这对曾经的帝国良相,为了反对变法竟然有如此无知的见解,真是让人心痛。

    史料记载,看完富弼和韩琦的奏章后,宋神宗只能再次叫来王安石,继续商议。双方就韩琦等人的奏章,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王安石很尊重韩琦,也没有诋毁老领导的意思,但是就韩琦的意见,王安石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绝不能对敌国妥协,自取其辱,辽国真要开战,那就开打好了,没什么好害怕的

    宋神宗摇着头无奈道:“如果辽国一直不肯罢休,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实在是无语了!身为一国之君,面对敌人的挑衅,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完这句话王安石大声道:“辽国目前的行为就好比强盗来堵自己家门要收保护费一样,如果害怕强盗,就留下所有的财物,净身出户,如果不想给钱,就跟强盗拼了。即使拼到剩下一兵一卒,也要加战到底!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听完王安石的这番话,宋神宗沉默不语。王安石继续道:“千钧之重,只要加上铢两,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咱们与辽国相争,正好如这千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