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三十七章 盐山县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盐山县令 (第2/2页)

们去了哪里?”

    师爷不敢怠慢,连忙跑出去打听,时间不长,师爷就回来了,自南门口打听到那辆车去的是郑家庄,县令岳文良也不耽搁,回头告诉师爷:“通知县衙所有人,以后再见到那样的马车,要马上报我。”然后骑上一头驴子就一溜烟就跑了,一帮衙役跟在后面追。

    岳文良进得院来一看,吓一跳,京城神祖府的大管家李姐居然在,旁边是太祖爷钦封的神府大护卫--锦衣卫同知李若琏,这两位大神怎么跑这来了?

    “下官盐山县令岳文良见过李姐、见过李同知!”岳文良赶紧过来见礼。

    李姐站起身来回了个万福,李若琏也起身疑惑的看着岳文良:“你认识我们?”

    “下官自然认得,年前神祖和陛下召我等县令进京,参加第一届县令培训班,每日出入神祖府,下官有幸见过二位大人。”

    “哦~~这样啊!”神祖府每日出入的人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还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县令培训班就是李浩召集的,先只召集了京城附近的一些县,由李浩、皇帝、首辅和各部的大臣轮流讲课,李浩主要讲作为县令该做一些什么。不能一句‘代天子牧民’就拉倒了,到了任上什么都不懂。

    在培训班,这些县令要学习数学计算、地理,生物、各种自然灾害的处理方法等等,时间三个月,最后还得考试,考试合格颁发结业证,有结业证的县令以后优先提拔;考试不合格的县令的位子就没了,直接卷铺盖卷走人。时间紧,课程多,李浩填鸭式的教学安排的给他们安排的满满当当。

    这些县令虽然学的辛苦,不过回报还是很大的,培训班也是皇帝和基层官员沟通的渠道,在培训班,这些县令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皇帝,皇帝询问政令的得失,县令们也向皇帝陈述自己在任上的一些困难、疑问等等,在这里不需要歌功颂德,有问题都可以说。无一例外,皇帝和内阁都记住了这些县令,自己的意见可以上达天听,这是多大的荣耀!在平时,一个县令恐怕一辈子都没有面圣的机会,更不用说他的意见能让皇帝听到了。谁都想给皇帝落个好印象,所以这些县令学的比当年参加科举的时候都认真百倍,真正的废寝忘食,三个月下来,每个人都瘦了好几斤。等结业考试的时候,居然全部通过。

    岳文良也是其中之一,结业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县里的主薄给送到了监狱,因为他回来核对帐薄,发现这个主薄每年都能贪掉几千两银子。那个主薄也纳闷,这县太爷去了一趟京城,回来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都不懂算学,数稍微大一点就不会算了,现在可好,算的比自己都快,栽的不冤!

    闲言少叙,岳文良见过礼,早有锦衣校尉搬过一把椅子过来,岳文良坐下就问李姐怎么来了这盐山县。

    李若琏替李姐把原委说了一遍,又把两个孩子在府里受虐待的事情讲了一下,岳文良听完愤怒至极,脸上有些发烧,自己的治下居然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是李姐的孩子。奴欺主也就罢了,主人居然还沦落到与猪狗抢食的地步,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起身向李姐赔罪:

    “这是下官治理无方,若李姐信得过下官,此事可否让下官来处理?”

    “妾身谢过岳大人,有劳岳大人了。”李姐当然同意了。

    岳文良恨的压根儿痒痒,转身到门口叫过衙役,把郑府胖胖的大夫人以及府里的所有人都看押了起来。看看天色已晚,今天是不能回去了,郑府是块伤心地,李姐不愿意住,所以就去了岳文良的县衙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回京。至于郑家怎么处理,那就是县令岳文良的事情了。

    李姐带着孩子回到神仙府,自然受到热烈的欢迎。李浩也高兴,亲自去食堂炒了几个菜,来给他们接风。府里不少人还都送了礼物,就连皇帝和不少的官员都派人给两个孩子送来礼品慰问。要是别的府里,一个管家的孩子,也就是个下人,谁去正眼瞧他?

    郑立和小玉已经蒙了半天了,府里的一切都很新奇,主人跟下人一块吃饭;下人敢跟主人拌嘴,而且不会挨揍;一个丫鬟总是拿着棋盘找人下棋,最后逮着一个胖胖的商人;一个叫李信的书生总是躲在屋里不出来,屋外总是有一个叫红娘子的女人没羞没臊的在叫门。娘亲是管家,可这些事她都不管,连看都不看一眼。

    府里还有不少的木头玩具,全都没有见过。像什么汽车、火车、飞机、坦克、轮船,凡是后世孩子常玩的府里都有。透明的玻璃窗更是让他们惊讶,府里的人都很热情,没有一点看不起他们的意思,看着送来的满桌满炕的礼品。兄妹俩就像做梦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