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郑芝龙的礼物 (第1/2页)
过年送礼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郑芝龙这个礼物来的有点晚,却是一个超级大礼包,大到让满朝文武都惊掉了下巴。 崇祯九年开春,正是大明朝青黄不接的时候,二月初一,郑芝龙快船来报,已从占城运来稻米三百万石,现在已到登州外海,等候朝廷指示。 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开春到夏收这段时间是中原地区传统的青黄不接的时候,去年的粮食吃完了,新的粮食还没收,别说是灾年,就是丰年这个时候饿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三百万事啊,大明朝一年税收也不过四百万石,也就是说郑芝龙这一次运粮,就运来了差不多大明朝一整年的税收,崇祯养气功夫再高也不淡定了,文武大员们也都如此。同时带来的还有随行的礼部侍郎周有凤的奏折,洋洋洒洒一千多字,通篇就一个意思:“海外太特么富有了,开海!造船!,造大船!!”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有凤的奏折彻底打破了朝廷的平静,朝廷立刻就吵开了锅,周有凤属于东林党,四十多岁,当初曾极力反对开海,遵循祖制。去了一趟占城,怎么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拐弯? “一百八十度”这词儿是神祖府传出来的,神祖府每天都有讲课,而且公开的,谁愿意去都行。讲的东西非常杂,天文地理、鸟兽虫鱼,什么都有。 再说郑芝龙,回到福建就开始大肆打劫,打的江南海商一片哀嚎,怨声载道。哪怕是荷兰、弗朗机都绕着他们走。不到一个月抢了大小五百多条船,再加上自己原有的一千二百多条船,几乎是倾巢出动,一共一千七百多条船浩浩荡荡,直奔占城。 船队到达占城王都,国王婆阿都吓尿了,以为是来攻打他们的,战战兢兢的登上城楼,看着远处海面上大小的船只铺满了海面,千帆林立,早已面无人色。 船队中驶出几条小船,上的岸来,周有凤和郑芝龙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王城下,周有凤拿着个铁皮喇叭对着城上喊道:“城上可是占城国王?本官是大明使臣,礼部侍郎周有凤,拜见大王!” 城上懂得汉语的人不少,早就翻译了给了国王,国王一听是大明来的,更怕了,自己没得罪大明啊!不敢怠慢,赶紧开城门,把周有凤迎进城里,郑芝龙留在城外,以备不测。 国王婆阿和周有凤来到王宫,分别落座,自有宫女端上茶水。 “上使来我占城有何贵干啊?” “本使此来并无恶意,是来购买一些稻米,不知大王可否应允?” 国王婆阿一听是要稻米,放心了,占城别的没有,就是稻米多,心里有了底,也就不担心了。 “不知上使需要多少稻米?” “自然是多多益善” “额~~,既然如此,那就将上使带来的船全都装满,上使可满意?” “噗~~~~~,咳~~~咳~~~咳~~~~~~” 占城国王婆阿战战兢兢的说完,周有凤一口茶就喷出老远,呛的鼻涕眼泪一起往外冒,帽子也咳歪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按周有凤的想法,像占城这样的偏远小国,能有个十几、二十万石的粮食就顶天了,根本就没有往多了想,自己还发愁别的粮食从哪里搞呢。 “你再说一遍?”周有凤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手正了正帽子。 “小王把贵使的船全都装满,如何?”国王又重复一遍。 周有凤也顾不得体面了,眼睛盯着国王,嘴巴张的老大,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上使有所不知,我占城国小民弱,别的物产不敢说,这稻米却有的是。”国王婆阿解释到。 “我占城的稻米每年能熟三次,可是人们一般收一次或者两次就够吃了,第三次都是让它烂到地里,下次也省的再撒种子了。”国王惭惭的解释到。 不解释还好点,国王这一解释,周有凤更是惊掉了下巴,张着大嘴,颤抖的手指着国王,一张大脸憋的通红,半天没说出话来。 “暴殄天物啊!那么多粮食你们都不收?就那么给扔了???”周有凤气的浑身发抖。在大明朝想要增加一粒粮食都要费尽心思,可特么的这里却把整整一季的粮食全扔到地里,天理难容! “不扔怎么办?收到家里也是占地方不说,吃不了也就烂了,烂在家里还不如烂在地里,还身心省力。”旁边有个臣子解释道。 周有凤被雷的彻底没了脾气,一屁股坐在地上“苍天啊,大地啊,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不在我大明朝啊!!” 周有凤一顿嚎哭。国王石化了,周围的宫女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周有凤,天朝上国也这么没见过世面?不就是一些稻米吗?谁家不是这样?少见多怪。 哭了半天,周有凤爬起来,袖子擦了一把脸,也不顾什么礼仪体统了,揪着国王婆阿的衣领子大吼:“地里现在还有没有?” “有啊,当然有,这些日子差不多也熟了。” “收!都给老子收!!”周有凤挥舞着胳膊,脖子上青筋爆出。 “百姓是不会收的,就是小王下令,恐怕百姓也不会去收。”看着天使暴怒,国王有些发憷。 “老子自己收,行不行?”周有凤彻底发狂了,双手揪着国王额脖领子,直接把身材短小的占城国王给提了起来。 “行!当然没问题!!”国王两脚虚空,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