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164 来的是一个年轻小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4 来的是一个年轻小官 (第2/2页)

只骑了一匹马来,没有一个随从!”

    王德元之所以问刚才一句,是想了解来的官大不大,有没有见的必要,听见家丁这样说,觉得是个皮毛小官。

    于是王德元道:“我这里还谈着事情的,就说我刚才出去了吧!”家丁也看不出杨顶天有什么能耐,于是应了一声,走出来准备回绝杨顶天。

    不片刻,家丁来,向杨顶天拱手笑道:“大人,您来得不巧,我家主人刚才从院子侧门出去啦!不如您改日再来吧!”

    杨顶天顾不上斯文形象了,心里想:“你个小家丁,你以为本官不知道呢!刚才你还跟他说了,本官‘看着二几年纪,只骑了一匹马来,没有一个随从!’你主仆俩合起来,忽悠本官呢!”

    原来刚才家丁进去后,杨顶天就在偷听家丁的话,不过他没见过王德元,听不见王德元的话。

    杨顶天又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异能,于是旁敲侧击道:“你家王先生是不是在里面待客啊?”家丁脸色一变,不知道杨顶天怎么知道的这个,干巴巴地笑道:“那怎么会呢!他…他真出去了!”

    杨顶天道:“本官刚才往院子里瞅了一眼,看见有两个车马停在里头,应该是访客的车马吧!”家丁又一惊,也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了。

    杨顶天续道,“你也不必搪塞本官了!本官知道你家天生在里头的!不过也怪本官话没说清楚!本官叫杨顶天,就是这州城中新设的隆顺钱庄总号的总管,地方各县的分号,也是本官主理的!同时本官还是刺史大人亲命的办事官员,可以在刺史大人府上和州衙门里自由出入呢!没想到如今却进不了一个商家的府门了!”

    家丁大惊,也顾不得尴尬不尴尬了,急忙改口道:“那大人您稍候,小人这就去通报,让我家先生来见您!”

    杨顶天见家丁怕了,低头哈腰地赔礼道歉,心里挺得意,怒气也没了,于是道:“不必了,本官直接随你进去吧!”

    家丁微微一惊。可杨顶天话都说开了,他也不好再找理由,于是引杨顶天去见王德元。

    双方见面,王德元三人微微一惊。王德元瞥来家丁一眼,正要说话,杨顶天抢先拱手道:

    “王先生在上!下官是州刺史严辉严大人任命的特使兼州衙行走!如今又是本城中隆顺钱庄总号的总管!听说王先生乃是城中极有声望的商界前辈,下官特此番冒昧前来,向王先生讨教一些事务!”

    王德元刚才看见家丁很不自然的脸色,就已经料到眼前来的人就是家丁通报的那个小官了。

    不过杨顶天开口后,王德元就感到意外了。杨顶天说他是“刺史特使”和“州衙行走”,这两个头衔都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

    而让王德元更意外的是,杨顶天谈吐清晰从容,而且开口就是“先先在上!”,然后自称“下官”,态度谦虚,对人颇为敬重。

    这让王德元对杨顶天一下子有了好感。这种身份不俗却又彬彬有礼的官员不多。

    王德元自己也是老江湖了,人情世故和各种场面都见过,他于是起身来一笑,爽朗地回礼道:“原来是杨大人!杨大人能得本州刺史大人的器重,当真是前途无量,不得了啊!在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旁侧的董大理和石怀亮也笑呵呵地随王德元起身向杨顶天拱手。

    王德元的话既像是恭维,也像是发自内心的,杨顶天听着挺是舒服。

    杨顶天随口道:“王先生客气了!下官是来求教的呢!”王德元微微有些惊奇,出手请示杨顶天坐下。

    他身旁的董、石二人知道杨顶天肯定是有要紧事来,于是纷纷向王德元告辞。

    杨顶天和王德元双双坐下,下人上茶。

    王德元笑道:“杨大人有何事见教?”杨顶天端正姿态,道:“如下官方才所说的,下官如今是州府新设的‘隆顺钱庄总号’的总管,下官来正是想就此事,向王先生好生讨教呢!还望王先生能够对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呀!”

    刚才杨顶天做介绍时,王德元就猜想到他该是为这个事情来的了,不过是不是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得看杨顶天怎么说了。

    王德元于是认真点点头,没有说话。

    杨顶天知道这是对方等他先说,也是看他怎么说。

    杨顶天以诚恳而又比较亲切的语态道:“晚辈听说州府以外的各县,尤其是县城以外的偏远乡镇,那里的乡民百姓很多人都在用土陶做的碗吃饭!”

    “土陶碗色泽暗淡,而且还粗糙得很,所以对州府这边制作出来瓷碗很羡慕,就是穷人家,也都希望家里能有几个光洁亮白的瓷碗吃饭!而有点钱的人家,需求的就更多了,比如盛菜的大瓷盘,或者瓷壶瓷器皿,都是他们需要的!”

    “晚辈又听说,州府里的许多做工精细的铜镜、铜壶、铜盆子、铜梳子,还有其他银铜首饰,各地的县城里也没有!现在各地县城里有钱的人家也多了,他们对那些东西都喜欢,都想得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县城的商贩们就纷纷来州府这里,而后从像王先生您这样的大户的作坊或者商铺把瓷器、铜器,还有银铜首饰,大批量地购回各个县城去转卖!”

    又道,“晚辈没做过什么大买卖,不知道各县的商家们一次会购置多少商货!不过想来一个县城的商家一次交易数十万钱还是要的!晚辈又听说咱们越州各县城,距州府近的有四五百里,远的一二千里,这样算来各个县城跟州府之间的距离八九百里,路程在两天之间,来回要四到五天!”

    “这就需要各县的商家们运送数十万钱,长途奔波两三天,不仅需要防风雨,还要防盗贼,运送的人马也不能有意外!想来这必然是极其劳神和费力的事情了!反过来说,州府这里的商户们去各个县城去收购药材、木料、丝棉物料、茶叶、山兽皮毛、谷物等,也是需要运送大笔银钱去的!”

    “现在,晚辈给刺史大人和州廷出主意开设钱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州府和各县银钱来往的诸多不便!比如王先生要去州城西南八百里外的陵源县购置山林物产,就可以把您的银钱放入这城里的隆顺钱庄的总号,总号给您出具一张票据!”

    “这个票据是我方钱庄的专用票据,我方会精选票据的大小和样式,上面会有我方的防伪图章和文字!同时,票据上面再填写您的姓名、投放银钱的多少和日期!”

    “这样的话,王先生您自己,或者您的其他管事、办事人员,拿着这张票据到我方钱庄的陵源分号,我方分号的人员看到票据,就会如数给钱!只要票据是真的,无论谁向我方分号出示票据,我方都会给钱,分文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