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164 来的是一个年轻小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4 来的是一个年轻小官 (第1/2页)

    王德元宅邸坐落在城府坊西北侧挨近鲤鱼坊的与中平街连通的一个浅巷中。

    晚饭后,城中一个叫董大理和一个石怀亮的富商来到了王府中跟王德元攀谈。

    王德元在越州商界中名望很大,有行业领头羊的作用,所以董、石二人前来请教。当然,能进王府的多少也是跟王德元有交情的,所以彼此熟悉。

    姓石的问王德元道:“州衙门的榜文不知王先生看到了没有?”

    王德元认真道:“今天中午就看到了,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别的不说,仅是‘钱庄’两个字,听着就像是内行人想出来呢!没想到如今官家中,还有这样的人才!确实是难得!”

    古代社会,通常重农抑商,虽然大成朝文、惠二帝为了改变前朝末年以及本朝开国时的经济凋敝状态而振兴百业,抑商不是很严重,但农业还是雷打不动的第一产业,官府的吏员,也多半以研究农业为主。

    所以,王德元看了今天州衙门的宣传榜文,看到里面很多有巨大创见的巧妙点子,心里震撼,也信服。他是几十年的实业家,一个商业创新好不好,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成功,他一眼就能看出个大概。

    董大理道:“照他们榜文上说的,‘钱庄’就是专门给咱们商家寄放银钱的庄子了!官家中的许多部房都是离不开钱,整日跟钱打交道的,他们能想出‘钱庄’这名字,想来也是可能的!”

    石怀亮道:“王先生说的极是!这个主意,确实巧妙,不是寻常人能想得出来的!其实他们说的这个东西跟质库、寄附铺、当铺这些差不多,只是没人想到‘总号、分号’,把‘铜钱、银锭变庄票’,还有‘随时随地提取’和什么‘代商户存放保管、免遭盗窃’这些好主意而已!”

    杨顶天在宣传榜文中写的都是后世接近银行的经验和发展成果,石怀亮他们当然感觉惊奇。

    王德元道:“主意是好主意,就怕他们能不能说到做到!咱们做生意的了,为了把买卖做稳做大,为了百姓能买咱们的东西,又有行业内的挤压与追逐,不得不重信誉,买人心!”

    “可官家中人吃拿的是铁饭碗、金饭碗,手中又握有兵丁和刀子,既不担心朝廷垮台,又不担心有人抗拒,所以多有欺压商民与贪污腐败之人,怕的就是这一点!”

    王德元赞赏官家的好主意,但还是担心官家说到做不到,或者别有用心。

    石怀亮道:“不错!如果他们真能说到做到,这可是一个于咱们商户大有便利的好事情!咱们每年春夏两季都要去外县收购大量的茶叶!”

    “每年往返数十次,每次需要运转的银钱一二十万,如果不是结伴同行,就需要一二十的护卫人马,就是路上没有盗贼,一二十人马长途跋涉,少则五六百里,多则一二千里,遇到刮风下雨,道路难行,当中的许多艰辛与不便,那是咱们人人都知道的!”

    “而如今,真像他们说的,只带一张纸,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兑换银钱,那可真是前所未有的便利了啊!”

    董大理道:“我的想法也跟王先生的一样,就担心这当中会不会有诈?万一咱们把钱给他们了,他们到时候却克扣起来或是不给兑现了,那可就麻烦了!官家中的一些人,对钱财可是贪得很的呢!”

    石怀亮道:“我觉得不能吧!这可是州府出面办的钱庄,如果他们敢这样骗取商家银钱,那他们还是州官吗?那不比匪徒强盗还无法无天了吗!如今也算太平世道,他们哪有这个胆子?”

    王德元沉吟间,道:“你们去过欧家和康家没有?他两家是陵源、壁山、涌泉、临礼、清溪等县最大的药材和皮毛收购户,每年要往返数十次,他们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董大理道:“康家没去,但欧伯子家去了!他们也是有些拿不准,说先等等看,看官家接下来要怎么做!”

    石怀亮道:“其实这些天来,很多人都在谈论这里事情了!只是一来衙门那边还没做成,二来大家都等着看!你看我我看你!谈得起劲,但该不该把钱放进去,却还不知道!”

    王德元听完,点点头,心里还是琢磨着。

    一阵后,杨顶天穿着官服,一人一马,来到王德元府邸大门前来。

    王府由一条两丈来宽的巷子跟外面的中平街连着。

    府院颇大,左右有十多丈宽,院墙接近两个人的高度,宅院正大门有二三丈宽,而且前面有两只镇宅的石雕豹子。

    这让杨顶天有点惊奇,他这个朝代的民宅是要严格遵守等级制度的,而且古代社会重农抑商,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

    同时,杨顶天记得县令孙修仁宅院前的石兽就是豹子,这说明王德元至少是中民上等的户籍了。

    不过也不奇怪,王德元是越州的商界大佬,有名望的人士,他家的民籍高,是情理之中的。

    就说杨顶天自己,目前是不是已经达到这个级别,他还不知道。

    王府大门虽有气派,但没有家丁看守,两扇大门关着。这感觉像是没人在家一样,杨顶天有点失望,但又不想白来,于是下马上前敲门。

    边敲边听,不一会,大门开了,走出一个家丁来。家丁对杨顶天看了一眼,见是个官人,便认真走了出来,拱手道:“敢问这位大人有何事?”

    古代社会,商人无论多有钱,对官府的人都有些畏惧。因为杨顶天是孤身一人,看着也不凶恶,所以家丁才不怕。

    杨顶天不想啰嗦,直接道:“有些紧要事情,需要找王先生谈一谈。”家丁迟疑一下,道:“大人可有名帖?”

    杨顶天微微一愣,心想:“是名片吗?但是,我一个做官的降低身份来你一个从商的家里,还要名片来验证身份?”

    杨顶天本来是想着孤身一人,用诚心来打动对方,却没想到家丁却觉得他可以欺负,或者像闲人一个,不值得浪费他主人王先生的宝贵时间。

    杨顶天嘴上道:“本官走得急,忘记带了!”家丁也不敢得罪官家的人,微微一笑,道:“那您稍候,我去通报一下!”

    杨顶天心里又想:“我做官的人,来你从商的人,还要等你通报?”嘴上道,“本官侯着,你速去!”

    杨顶天心里有不平,但嘴皮子还是很软的,他要尽量保持读书人的文明优雅形象。

    家丁转身离去,片刻后来到客厅的王德元三人跟前,请示道:“主人,外面有个官人要见你!”王德元道:“他叫什么名字?做的什么官?”

    家丁道:“他只说有要紧的事找你,没说什么名字呢!”

    王德元道:“多大年纪,有什么随从?”家丁道:“看着二几年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