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部 殿州惊涛 327、飘风人 (第3/3页)
上炭灰和黏土,然后生火,将矿石放在坑洞内燃烧。三郎在洞旁吹送空气提高温度。经过反覆燃烧,将银矿石熔解,将浮在表面的铁、硅酸等杂质刮走,同时在熔解过程中加入铅,熔解的银会跟铅结合形成合金。 然后利用银和铅不同融点的特性,将合金的银和铅分隔开来,从而提炼出更高纯度的银。徒弟们挖掘出一个土坑,铺上灰作為吹床,将合金放在木炭上加热,并在土坑上方置一木板以防止铅被气化流失掉;由于铅的融点较低,会先被熔化,并与空气中的氧产生化学作用,产生白色粉末,即二氧化铅;而仍未被熔化的银则留在床上。如此达到提取高纯度银的目的。 炼银过程中大家都带着“面福”。 看到石头变成银块,杜诚、苏澜激动不已。这真是点石成金啊! 初十中午,杜诚和苏澜从银矿回到高步町,负责整理、修缮石见都护府和下属六部衙门,即原大田、出云城邦国国司府的海军和御林军士兵来报,整修工作遇到了麻烦。 杜诚和苏澜饭都没吃,立刻赶去了都护府,即原大田城邦国国司府。只见这里满目疮痍,触目惊心。虽然正在修缮、清理,但是火灾的痕迹到处都是。所有房屋全部垮塌,就连周遭的树木好多也是黑黢黢的一根炭杆。 问题出在库房。因为之前杜诚和苏澜提醒士兵们,即使大火烧毁了库房,以及库房内的粮食、丝绸、茶叶、账簿等,但是金银不会消失,就是烧化后改变形状,重新冶炼成型就是。然而,官兵们说,奇怪的是,地上只有少量金银块遗存。 杜诚和苏澜仔细查看,发现库房的地并非整体的土层,而是由一块块地砖铺就。 二人非常疑惑,难道烧化的金银从地砖的缝隙渗漏到地下去了?那下面又是什么? “地库!”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 果然,他们很快找到了地库机关。 这个地库大约有五、六十平方米,两米多深,由石头垒砌。里面有很多箱子,箱子里面满是金锭银锭、珍珠玉石、珊瑚香料、名贵草药。还有很多从地库上方渗流下来,并结成了不规则的金银块。 “守财奴还心存妄想!”杜诚怒道。 “可惜捧在手心里的水和沙,终是要随着时光流失无痕!”苏澜万分感慨。 他们又赶到了都护府六部衙门,即原出云城邦国国司府。同样,这里也有一个地库,面积、深度和大田相差无几,存放的宝贝也大同小异。 当天,士兵们就将地库里的宝物转移到了运送水泥的船上,然后运到博多的丰泰号船上去了。 后来,知道消息的大市有一父子和前田利父子万念俱灰,剖腹自杀。这是后话。 转眼元宵节来临。曲英来了! 原来,他自腊月二十六日早上撤出甲府,当日中午就赶到千叶,随即船队开拔,向博多港进发。 曲英的到来,带来一个晴天霹雳:高丽发生了政变! 原来,正月十三日早上,船队到达博多港外海。经过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时,有一群高丽“飘风人”呼喊救命! 所谓“飘风人”,是高丽、日本、琉球等国对那些漂泊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的人的称呼,后来演变为专指遭遇海难的幸存者。 曲英当即用旗语指挥一艘小料号船只靠近小岛,将这些“飘风人”搭救上船。 船到博多港,曲英下船,正在指挥海军士兵协助几位船长卸货、补给,同时做好奔赴大田的准备。这时,那群正在下船的“飘风人”中,突然有人撕心裂肺地高喊“平寇英雄”、“曲英将军”,并且连滚带爬地向曲英奔来。 到了近前,那人却突然昏倒。曲英仔细端详,并不认识,而他却认识自己,而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京城官话,喊他为“平寇英雄”、“曲英将军”,必定是大成的官员!又看这人骨瘦如柴、形容憔悴,而且一副病容,又夹杂在一群高丽“飘风人”中,就知道内中必有蹊跷。于是立刻在先来的几位船长的陪同下,将此人送到博多“唐房”的中医药堂抢救。所幸此人主要是因为饥饿、疲累、惊吓,以及兴奋过度,不支而晕倒。 不久,此人苏醒,避开众人,对曲英自称道,他叫辛华,是鸿胪寺官员。之前在朝堂上认识了皇上亲封的“平寇英雄”、海军将军曲英,但是曲英并不认识他。 几个月前,就在六殿下离京前往殿州不久,高丽突然有士兵犯我边境,抢劫财物,还将边境一个百人村落屠了村。皇上震怒,立刻派遣从五品鸿胪寺少卿、平阳伯爵崔宁出使高丽,查明此事,惩处凶手,还边境以安宁。辛华作为崔宁的助手,一并出使。然而,他们到达汉城的当天晚上就发生了政变,高丽王王嵩携妻儿,和崔宁的使团一起,在王室护卫和使团护卫的保护下,乘坐大成使船,从汉城逃到了耽罗,即济州岛。而使船却因搁浅礁石滩严重受损而报废,使节也落入大海。 为了及时向大成朝堂报告这一突发变故,辛华上了一艘从耽罗前往大成的高丽商船。不料中途遭遇狂风暴雨,船舶倾覆,船上人员十成死了八成,而他凭借泳技、抱着船板,幸运地飘到了博多港外的小岛,被曲英的船队所救。 “殿下,县主,辛大人并不知道殿下现在就在倭国。末将也没跟他泄露殿下的行踪,只说,末将往大田公干后就回大成,让他在博多治病,养精蓄锐,等末将回博多。”曲英郑重地道,“恐怕消息泄露,末将把辛大人安排在药堂养伤,还派了十名官兵护卫。为了防止那些飘风人散布消息,走漏风声,末将把他们也拘在了唐房。” 杜诚和苏澜对望一眼,不由赞叹,曲英行事谨慎,思虑周全,更加倾向于由他担任石见都护府的都护。 “曲将军,你是否知道政变详情?”“高丽策”出现重大偏差,以至于高丽发生政变,边民遭屠,苏澜不由焦躁起来。 “政变的人是王翰、王穑父子吗?”杜诚非常气愤,这父子俩还真是胆大妄为!他们就不怕大成雷霆震怒? “政变的人,不是王翰、王穑父子,也不是老国王王叔,是一个叫金西曼的家伙!” 杜诚和苏澜都呆了。金西曼是何方神圣?王嵩回到高丽不过两年多时间,何时异军突起,冒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第四方力量,居然还能策动政变,赶走国王和大成的使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