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竹山县令张铁胆(一) (第2/2页)
壮青年的三分之一的钱就可以招募,更为严重的是,这其中还有近一半人在家劳作,所以当守备将军得知倭寇前来消息,仓促之间能指挥的军马只有千余人。结果,两军相遇,一久经战阵的倭寇国王子,一只知道挖空心思吃空饷的酒囊饭袋,还未开战便胜负立判,守备将军便被武艺高强的继宫一箭射死,千余人马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能聚集在一起的勇气就是主帅,但见主帅如此不堪一击,被秒杀,于是瞬间化作鸟兽四散而去。 手下百名披头散发的武士想要追杀,却被南宫拦下。 “王子。为什么不让我们去追杀这群懦夫!”护卫长问道。 “他们只是一群吓破胆的小丑,杀之无意,还是让他们去宣扬我国武士的勇武!让大华朝人闻风丧胆,听到我国武士的威名便不战而降,岂不妙哉!华夏古代有位军事家孙子曾将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意思,竹下君,你该多读读书!”继公自命不凡,除了自己父亲,还没有其他人能让自己佩服,甚至连自己的四个哥哥都认为是酒囊饭袋,更别提那些不成器的弟弟。“我才是倭寇国的未来的王,舍我其谁!此次我就要向整个倭寇国证明谁才是倭寇国未来的希望。” “嗨!王子的意思是让这些残兵宣扬我军的威武,将来打仗时就会容易很多。”竹下君瞬间领悟。 “呦西,就是这个意思。竹下君。”继宫哈哈大笑,拍了拍竹下君的肩膀。 泉州一战,继宫率领的倭寇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泉州城,大大助长了这股倭寇的嚣张气焰,认为大华朝军队不堪一击,接下来的发展确实如继宫所预料的,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股倭寇队伍居然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在大华腹地内横行30余县,数十万人民离家躲寇,良田荒芜、烟火不生,显然他们不是为财,100余人所到之处烧杀掠抢,除了补充必要的补给,其他金银女人一概不要,只为打出倭寇的赫赫威名。各地府军不敢与之交战,倭寇行至大华朝陪都南京时,南京守备将军麾下兵马三万却不敢与之交锋,行至竹山县,一脚踏进了鬼门关。 竹山县令张铁胆早已得知倭寇前来的消息,连日里整顿所有的衙役、捕快,约摸两百余人,贴出安民告示,县令誓与县城共存亡。因张铁胆素有民心、深得民望,所以张铁胆在全县最高五凤楼阅兵时,竟有万人围观助威,几乎全城男女老少都来了。 “我竹山县百姓,凭借双手吃饭,千年来与世无争,却无故遭此厄难,那群从地狱中爬出的恶鬼马上就来了!你们逃命去吧,临近的岳州城城坚兵多,乡亲们去那里避难去吧!”面对着万民,张铁胆奋力疾呼。 “我们不走!我们要留下来!” “张大人,带我们打倭寇啊!”…… 万民疾呼。 忽然五凤楼上出现了一白首皓雪的老人,但步履稳健,走到张铁胆身边,对着万民道:“乡亲们安静,听老朽一言!” 这乡绅吴老爷素来在群众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而一开口,整个嘈杂的环境瞬间安静了下来。 吴老爷对着张铁胆一拱手,道:“张大人,小老儿替百姓们问一句,我们都走了,那张张……张张大人,你呢?”他素来便是结巴,此话一出倒是让肃杀的气氛为之一松。 “我乃县令,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我已决心誓与县城共存亡!” “各位老哥,我们是,是,是土生土长的竹,竹,竹山人,张大人乃是从山,山,山,山东来的父母官,哪有我们土,土,土生土长的竹山人落荒而逃,而让外来的张大人困,困,困守危城的道理。是不是,老哥们?我有精壮的家奴80人,让他们悉数来打倭寇!”话音一落,但见吴老的儿子吴桂带着七八十名家奴拿着棍棒来到城下。原来这是吴老与张铁胆两人合唱的一曲苦情戏,两人是至交好友,成了忘年之交,吴老爷深明大义,要在竹山县立足,没有这些乡绅的鼎力支持,很多事情还真不好办。又碰上张县令这样的名臣,两人居然谈笑间办成了很多大事,例如举全县之力开挖了长三十里的水渠,将一万两千亩荒地变为良田,使竹山县成为少有的富裕县。 两人决心为保卫竹山县献身。其他乡绅见状也是义愤填膺,见吴老爷一马当先,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让随从回家叫人,不多时间便聚起六百余人,加上原先的衙役捕快共计八百余人。 “父老乡亲们,我张铁胆在此立誓,若是倭寇打紧了竹山县城内,那就只有一个原因,我张铁胆的头颅被倭寇割了去,我与竹山县共存亡,一死方休。下面我宣布军令如下:违抗军令者斩;临阵脱逃者斩;救援不力者斩;临阵违法者斩;扰乱军心者斩;无故顶撞者斩。此乃我治军的六必斩。若是有违背军令者,别怪本县无情。”此时的张铁胆像极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