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 (第2/2页)
意到汪尊平说过一句话?当时他说为了改善环境,制造业的门槛将越来越高,从业环境会越来越严酷。”齐明远提醒道。 “让我想想----,对,他好像说过这样的话,不正是由于他的这番话,促使你转让了三源矿业公司的股权吗?” “记得这番话就好。以汪尊平的行政级别和见识,他是不会轻易发表这种见解的,既然他特别提醒我,说明他已经知道了什么不为普通人所知的消息,或者通过什么现象,他经过分析,发现了什么迹象。我也认为汪尊平的话很有道理。”齐明远说。 “就算有道理,大清集团不是已经不持有三源矿业公司的股份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制造业可不是专指三源矿业公司那样的行业,包括的范围太宽了!” “是啊,大清集团的轻质合金公司也属于制造业,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凡是制造业,都将面临严酷的监管环境呀!” “还记得那次环保局给轻质合金公司下达定期整改通知书那件事吗?大清集团按最高标准建立起来的企业,管理又如此规范正规,监管部门都可以随时勒令你停产整改,这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老常因为一件私事对咱们进行报复吗?我觉得那只是一次偶然事件,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没有必要过多联想。”陈馨悦宽慰道。 “不是我神经脆弱,想得太多。即使像你所说,那是偶然事件,但大清集团涉足那么多行业,有好几家子公司,老常为啥专挑轻质合金公司下手?这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这正好说明了制造业有过多软肋,无论你管理多规范,技术设备多先进,只要人家想挑毛病,监管部门随手一抓,就能让你动弹不得,别的行业他却无从下手。” “嗯,你这分析还真是有道理。” “再联系汪尊平说的话,你看看,政策一会儿鼓励这个行业,一会儿扶持那个行业,唯独制造业,挣的辛苦钱,处处被监管,连偷懒打盹的机会都没有,倒是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管理这样的行业,你不觉得很累吗?最为关键的是,随着监管环境的一步步趋严,将来企业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 “你的意思,同意永盛地产老吴的收购请求?” “既然有人想拼命往围城里钻,为何不让他进来?咱们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多好啊!” “道理是不假,只是经营了这么多年的企业,而且效益又好,突然说要转给别人,感情上还真是舍不得。另外,咱们这么好的企业,转让给永盛公司,岂不便宜了老吴?” “同意转让,也没说马上转让,更不意味着要便宜谁。恰恰相反,大清集团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说过要转让自己旗下的公司,对不对?是老吴托人主动上门,主动权完全在咱们手里,这跟三源矿业公司当时的情况根本不一样。”齐明远说。 “你是说咱们口头同意,不着急付诸实际行动?” “对,口头答应后,一点也别着急,必须吊足对方的胃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嘛。” “要是对方诚心收购,志在必得呢?” “对这个目前看来不错,前景并不明朗的企业,只要对方愿意出大价钱,又能满足大清集团的条件,谁愿意收购,那就给他吧。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回收的资金用于投资更有意义的项目,将来会省却许多闹心事,咱们何乐不为?” ...... 和陈馨悦在电话里交谈后,齐明远本来可以当天就让老谢向永盛公司回复,但为了吊足对方的胃口,过了三天,齐明远才跟老谢打电话。 “怎么,大清集团同意转让?”老谢不敢相信大清集团如此干脆。 “你告诉老吴,他的收购请求可以商量。” “明远,在股市上,有一种收购叫恶意收购,我觉得老吴这样的举动,就跟恶意收购差不多。大清集团的企业经营的好好的,他们又不缺钱,按理说他们应该拒绝对方的请求啊!你也应该帮大清集团阻止这样的收购。”老谢道。 “多谢大哥提醒。正是因为经营不错,老吴才感兴趣,如果一家破烂不堪的企业,你白送老吴,他也不要。你这个类比太贴切了,老吴这样的收购请求确实属于恶意收购,但大清集团并不是吃素的,你告诉老吴,如果他有收购诚意,那就择日启动谈判程序。”齐明远说。 尽管后推了三天才得到回复,永盛地产的老吴还是认为大清集团办事干脆,他喜出望外,在他的几位副总面前又炫耀了一番。“大清集团答应择日启动谈判程序,说明他们认真对待了咱们的收购请求,这是一件大事,咱们更得认真对待。” “吴总,咱们应该怎么做?”一位副总问。 “以收购三源矿业公司的谈判人员为班底,组建更为强大的谈判力量,等待大清集团的通知,随时准备和对方展开收购洽谈。” 根据老吴的指示,永盛地产公司很快组成了以上次那位郭姓副总为谈判组长,包括四位组员的谈判小组。 等待,永盛地产公司的谈判小组在等待大清集团的通知,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对方鸟无音讯。 负责谈判的郭副总坐不住了,“吴总,对方一点消息也没有,你看咱们是不是需要主动跟他们联系一下?” “怎么联系?连对方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