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功过 (第1/2页)
第271章功过 赖五的折子先到的京城,皇上在里面看到了李江的名字,第二天就在朝堂上拿出来与大家讨论。 赖五千里追捕谋逆,朝臣都口呼圣明,最后一个反对朝廷的势力也被抓了,现在天下算是暂时安定了,这是一件大事。 当下朝臣就在心里嘀咕开了,“平阳侯只怕要更近一步了。” “那也不过是一个国公。” “你也不过说说酸话罢了,如今宗室之中无人,亲王郡王皆无,最贵不过国公。” 当今圣上是光杆一个,当年不过十二就自己扛了锄头去参军,登基后倒是有旧人找来,只是皇上当年年弱被人欺负,如今虽然不会去算那些帐,却也不会白白认下那些莫名的“亲戚”,因此上门的一概被打出宫门,如果是别的人家还能散播一下谣言,说发达就不认穷亲戚之类的酸话,但今天这位是皇上,被打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去了七魂,哪里还敢在京城呆着。 也因此,宗室之中现在无人,也就没有亲王郡王之类的,也就几个功劳大的被封了国公,当年皇上也是想给赖五封一个国公,但赖五一上来就跟吴家对起来,当初吴家势大,皇上让吴家三分,赖五的爵位也就低一等,只得了侯,现在多半是要往上提的。 大家的重点放在赖五上,因此才说道南阳县,就有御史道:“南阳县令任由谋逆侵占南阳县,有不察之罪,臣请皇上治南阳县令不察之罪。” 皇上问军师,“左相以为如何?” 军师出列道:“皇上,林青山剿杀谋逆三月而无功,林青山尚有两万兵马,又是南方的兵马元帅,由此可见谋逆之悍,南阳县令不过是一文弱书生,他能在县城被侵占之后保住南阳县百姓,与之周旋,最后更是帮助平阳侯大败谋逆,可见其智谋,故臣认为,他功过相抵。” 皇上看向右相,“右相以为呢?” 右相悠哉的出列,“臣以为左相言之有理。” “既如此,吏部下文牒训斥一番就是了,功过相抵,让他助平阳侯追捕剩余谋逆。” 李江这样一个小人物还不值得他们费心,因此,李江很快被丢在脑后,因为他也实在是有些倒霉,那谋逆哪里也没去,就选中了南阳县做落脚处。 后面的傅大人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女婿会牵扯其中。 这时他又有些庆幸,幸亏皇上没将奏折下发,只是说了南阳县令,不然若是让人知道了李江与赖五的关系,就是没事也能扯出三分的事来。 当年李石他们住在平阳侯府中,认识和听说他们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这天下有这么多的县令,一个小小的南阳县令还不进他们的眼。 而等到众人都认识这位南阳县令时,赖五的几个对头都懊悔不已,早知道当年就一把将他掳下来,也不会这么难搞了。 李江的请罪折子晚了三天才到,皇上直接批复然后扔回去给吏部。 手中拿起另一封折子的时候就挑了挑眉,这也是李石上的。 不同于上一封折子,这一封详细的说了韩付等四家的罪证,并有多年四家侵占南阳县百姓良田的证据。 李石在最后恳求皇上可以让他将四家侵占的田地还给被侵占的百姓,将剩下的田地平均分给贫困百姓。 皇上想了想就在走着后面坐了批复:只分贫民,他人安服? 这才放到一边。 得到了京城的信,李石和木兰这才松了一口气,只是被训斥一番,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轻的惩罚了。 知道李江还有许多要处理的事,就道:“我与你嫂子明天就回去,府城里的灾也已经缓解,过不多久赖五叔也会下来,我与你嫂子先回去准备一番。” 傅氏眼里闪过亮光,就有些意动,平阳侯是男子,与她没有多少分,平时都说不上一句话,但平阳侯夫人却不一样,她来,肯定是住在内院的,而木兰与她也没见过,若是伺候得好了,又有平阳侯那一层关系在,以后就是一份人在那里。 傅氏心中正思量着如何开口,就听木兰道:“我看云芬的肚子也很大了,再有两个月也要生产了,你在县城这边也顾不上她,不如让她与我们回去,好歹有我们照顾她。” 李江就点头道:“我听嫂子的。” 傅氏心喜,晚上李江就低声嘱咐她,“你回去以后也帮帮嫂子,平阳侯夫人要来,随服侍的人肯定不少,嫂子没处理过这种事,你在一旁给嫂子打打下手。” “二爷放心,我知道的,我听说平阳侯夫人是个和善的,定不难相处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