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第2/2页)
平三十年来天下人口激增二百三十五万户一千三百余万口自汉末以降五百年间此诚为贞观治世之外所未有也鸿蒙开辟以来能做到这般的皇帝又有几人?她当然是个好皇帝” 说完狄仁杰再无别话就此掀开帷幄走了出去如今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朝廷柱石尤其是君李显的定海神针要忙的事情太多能在今夜此刻走这一遭行这三礼其实就已经说明了许多事 狄仁杰走后太平与官婉儿神情复杂的在七宝高榻前站了许久但或许是因为她们的情绪也太复杂又或许是因为有对方在的缘故最终她们都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注视默默的行礼 不待太平的大礼行完帷幄外已有宫人来传话言说庐陵王要见公主 太平继续一丝不苟的将礼行完起身看了看唐松又瞟了瞟官婉儿后方才去了 目送她出去之后唐松拉起官婉儿的手将之拥入了怀中 官婉儿的情绪很低沉“这是灵前……” “生前咱们瞒着她此时若再瞒着便真是不敬了”此言一出官婉儿便不再挣脱任由自己融入了这个此刻其实万分需要的怀抱 唐松什么都没再说只是将官婉儿拥的紧试图给她多的慰藉与温暖 无声的相拥持续着直到许久之后渐次平复了情绪的官婉儿张了张口试图说些什么但一时又不知该怎么说 就在这时唐松用面颊轻轻封住了她的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武曌狄公有、太平有、我有你自然也有这是属于你的何须要说?分明说不清又何必要说” 官婉儿默默的点了点头很重很重 “等你收拾了残局就出宫我要带你去逛南市看波斯胡姬去歌舞升平楼听思思唱词带你去一切想去的地方看一切想看的风景” “一入宫门深似海何况我还是长在深宫之中十六年常伴君侧不管是李唐宗室里还是武氏宗亲中不该知道的事情知道的太多出宫哪有那么容易”这些话分明已经到了官婉儿嘴边但她想着此刻唐松那悠然神往的神情最终却没有说出口反倒轻柔的笑了笑“真好”
随后官婉儿从唐松怀里出来拉着她走出了武则天的寝宫边走边道:“我的事情稍后不迟反正这宫务也不是三五rì就能交接出去的倒是你以后又当如何?” 武则天一死唐松那份来自天子的赏识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最大的靠山也随之而倒在如今风云激荡的朝局下他将如何自处由不得官婉儿不关心 说到这个唐松也是真烦通科的发展科举的变革当然还有陆元方交代的那件大事他是真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的奈何现如今的形势要想成事尤其是成这种本身就艰难的大事没有得力的政治助力实在是不成 但要说找政治助力李显明显不成据历史经验来看韦后也不靠谱至于太平自从此前亲眼看到她卸下厚厚的外装甲露出的脆弱一面后唐松也实在不敢把宝压在她身 一个女人若没有武则天那样心硬如刀的决绝锋锐却又只想着当皇帝那就简直是一个定时炸弹这样的人或许是一个做利益交换的好盟友但却绝不能把身家xìng命都跟她绑在一起否则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遇不测之祸 然则排除这三人之后放眼天下……四处茫茫皆不见哪 想到这里唐松就又想起陆元方想起了他的年寿将尽真是可惜了要不然跟着这位真君子实实在在做些有为之事人生也就颇不寂寞了 至于狄仁杰李唐执念太重盼了这么多年偏又遇李显这么个庸主哎…… 想来想去没个着落处唐松原想叹气却又不喜欢这种颓废乃笑笑道:“既然只能在不同的刀锋起舞那我就尽力的细向刀丛觅小诗能得一首就是一首能成一事就是一事做总比不做要好” 官婉儿听出了唐松话语中的隐忧笑着宽解道:“什么刀锋刀丛的你今晚立下如此大功过得几rì封赏诏书一出不定就是什么气象何至于说的如此惨淡” “大功?” 官婉儿停住步子细细的打量了他一番后“嗤”的笑出声来“你真不知道?似这升平之世还有什么比勤王大的功绩?遑论这勤王之议还是由你向太平公主首倡的?此外你探查出武三思弑杀前嗣君之事本身亦是大功一件不管庐陵王及王妃对此事作何想法但该给的封赏却是少不得的” 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个事啊但是……“我劝太平起兵乃是在她的私宅又有谁会知道?” 官婉儿嘴唇弯弯极难得的俏皮一笑“我知道啊既然我知道了那就自然会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 唐松轻轻搂了搂官婉儿细软的腰肢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走出了寝宫的院子站在门前两人不约而同的停住了脚步回身看去 良久之后唐松幽幽叹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官婉儿明显不太习惯他这种古怪的表达方式“嗯?” 唐松没有回头依旧看着这一片隐藏在夜幕中的巍巍宫阙声音越发飘忽悠远“豪杰长逝圣天子一怒而天下息的景象短时间之内再难重现群魔乱舞的时代……到了”未完待续) p 隐相的第二百零二章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来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