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相_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场风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场风浪 (第2/3页)

圈儿安慰了他几句。

    虽然说的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话,但韦播的难得之处在于他这番安慰确乎是发自真诚,至少在唐松看来是如此,对他的态度比之昨rì也就亲近了些。

    两人正说着话的时候,唐松手下的主事王峰在外面探了一头。问过之后却说是有礼部来人寻唐都事。

    “你这儿既然有公事那我就不叨扰了,总之适才的事情实在没什么好烦心的。唐都事你还是入仕宦的时间短,如今的官场啊不做事就没事,反倒是真心做事难免就要招事。就免不了会有是非寻到你身上……罢了,不说了,你且忙,就几步路,不用送了”说完。员外郎韦播便意态潇洒的走出门去,出门后还与人说了两句话。

    韦播走后,主事王峰带着礼部来人走进来,唐松一看。脸上由衷的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季真。你前次不是说要跑一遍京畿道复核各州乡贡生之事嘛,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所谓的礼部来人正是贺知章。待王峰走后他转身关了公事房的房门,嘿嘿笑道:“这一趟跑京畿道的时间也不短了,昨晚才回来,没成想今天一早就看到这么jīng彩的一出儿,都事你是没看到刚才那些人的窘状,这下子倒好,从今往后,这些人只要一rì不离皇城,一rì就少不得被人拿今天早晨的事来取笑。真真是自取其辱”

    言至此处,贺知章又装模作样的拱手行了一礼,“对了,我还忘了恭贺大人顺利出仕”

    “不过一个芝麻绿豆官,有什么好贺的?”

    听到唐松这话,贺知章不愿意了,“从七品上阶还是芝麻绿豆?那我这从八品又怎么说?即便明年考功之后能顺利升迁,也不过一个从七品下阶”

    贺知章说的也是实情,唐代新进士分发的起点低,一般都是由八品开始,贺知章占着一个状头的身份才是正八品,至于其他的很多都是从八品。

    既然以流内流外的方式将官和吏分别开来了,那流内还搞的这么复杂真是没必要了,贺知章随意玩笑的一句话又使唐松想起了前些rì子因那份名单生发出的许多思考。

    “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今天过来究竟是为何事?”

    贺知章是个爱开玩笑的xìng子,在唐松面前就更是如此了,嬉笑道:“本来是向韦员外郎通禀一下这次去京畿道的情形,正好他在你这里,我也就撞过来了”

    礼部在六部中排位第三,正好也跟吏部一样是归尚省内左仆shè管辖,贺知章出一趟长差之后来向尚左仆shè下的员外郎汇报情况,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说到这个,唐松倒是正好问起了韦播的来历。贺知章入职已经一年多,对此倒是清楚,“咱们这位韦员外郎是有大来历的”

    看过韦播的公事房和衣饰穿着之后,唐松早有了心理准备,是以此刻也不意外,只是问道:“什么来历?”

    贺知章压低了些声音,“他是庐陵王妃的直系亲族”

    “庐陵王?就是如今被软禁在房州的那个李显?”

    贺知章点点头,唐松吸溜了一下嘴后笑道:“如此说来,韦员外郎还真是个有大来历的”

    如今朝中武李之争争来争去其实争的就是一个继承人的身份,武党不消说是尊武承嗣,而李党所要拥立的对象就是这位庐陵王李显了。李显被软禁多年,身边只有一个韦妃陪伴,对其可谓是言听计从,而韦播又是韦妃的直系亲族,真要是李显一个得势时,此人当即便能一飞冲天,真真是有大来历的。

    贺知章点点头,“不过按现在的朝局,他这身份也实在尴尬,是以虽然官居六品员外郎。但平rì里却从不理事,如此反倒是与刘郎中相处的不错”

    “他平rì为人如何?”

    “此人傲xìng的很,能入他眼中的人实在不多。好在他既不揽权也不揽事,来历亦深。所以xìng子虽然不讨喜,却也没结下多少仇怨”

    “嗯?”贺知章的这个回答倒是大出唐松意料之外,从他自己与韦播的接触来看,原还以为这是个善于拉拢关系,处处八面玲珑的人,却没想到他还有如此傲xìng的一面。

    只是这么个傲xìng人又为什么对自己另眼相待?如贺知章所说他既不揽权也不揽事,如此,原本猜想他是要拉拢自己与刘郎中对抗的想法就完全不成立了。

    怪哉!

    想不通就暂时不想了。唐松将这个疑问先丢到一边,与贺知章聊起他在京畿道的见闻来。

    贺知章在京畿道的见闻不少,但最让他说的眉飞sè舞的却是当今诗坛上诗风的悄然变化。

    随着清音文社掀起的漫天波澜,随着弘文印社彗星般的崛起以及的南风北渐。同样也是得益于四世家衰落的结果,由现任安宜县令陈子昂提出,被清音文社大力标举的“提倡风骨,提倡兴寄”的新文风已是润物无声般的逐渐为士林与诗坛所接受。

    此举标志着自六朝齐梁以来牢笼诗坛数百年的宫体诗风不可避免的开始走向衰亡。当这种与时代jīng神更为契合的新文学理论最终取代宫体诗风的地位时,几千年诗歌史上最为辉煌。最为璀璨的盛唐时代就将彻底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之势宣告它的降临。

    陈子昂以诗坛边缘人物的身份提出的这么一份非主流文学主张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传播效果,唐松可谓是居功至伟,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加速了这一过程。生生将诗歌史中的盛唐提前了近二十年。甚至可以说是他用双手推开了诗歌史中盛唐的大门。

    作为一个酷爱古代文化的穿越者,唐松虽然无法与人分享这份强烈的自豪与成就感。但随着贺知章的叙说,他的心底却难免涌起一阵阵一浪浪澎湃的激流。

    二十年哪。可以成就多少旗帜诗人?又可以成就多少旗帜xìn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