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北部牛仔 (第2/2页)
接着说道,“不过北京城内的百姓却惨遭浩劫,三十多万人只活下了不到三万人,还有那些先降流贼。再降建奴的降官也全部死在了狱中,没有一个幸免于难!” “这些人渣败类死有余辜。”王朴说此一顿,眸子里杀机流,“只是可惜了北京城内的三十万无辜百姓,不过这笔血债总有一天会向建奴和鞑子讨还的,我们汉人的血是不会白流的,将来定要十倍、百倍地讨还!” 柳轻烟、柳如是凛然噤声,她们都从王朴的眸子里感受到了刻骨地仇恨。 长长地舒了口气,王朴眸子里的仇恨和杀意逐渐淡去。转身说道:“马上向南京飞鸽传书,把济宁大捷和北京光复的好消息一并传回去,让万岁爷、老爷子还有满朝文武、举国上下高兴高兴。我们大明帝国已经遭受了太多的痛苦,现在也该高兴高兴了。” “是。” 柳轻烟娇应一声,欢欢喜喜地去了。 南京,文华殿。 孙传**正戴着老花眼镜在审核即将外放山东各府知府的官员名录,这批官员毫无疑问大多出自东林复社门下,眼下阳明大学才刚刚开始办学,速成班的第一批两百名学员眼下还在建德半工半读,最早也要到明年春上才能毕业,至于正规班地学员却是三年学制。那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王朴和孙传**当然知道让东林复社一直这样坐大下去也不是什么好事,虽说王朴手里握着军权,不奴林复社惹出什么事来,可东林复社真要失去了控制,再和隆武帝搭上线那就不好玩了,王朴可不想背负“焚书坑儒”的千年骂名。 由鉴于此,孙传**想到了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秉承阳明学说,在宣扬阳明学说上与孙王集团是一致的,这就替孙王集团和泰州学派结盟奠定了政治基础。遗憾的是到了崇祯末年,泰州学派已经人才凋零,再不复隆庆、万历年间的兴盛,虽有几百儒生,却没几个能挑起大梁的。 孙传**勉强从泰州学派中挑选了十几个儒生,外放到刚刚光复的山东去当知县。
对于孙传**的心思,钱谦益和吕大器是心知肚明,可这两只老狐狸已经年老成精,他们当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两人心里有想法也不敢唱反调,王朴对付政敌的手段他们已经见识过了。他们可不想跟高弘图一样被王朴削成人彘。 钱谦益主动说道:“孙阁老,这几个泰州生员人品、才能皆可,不如补为知府吧?” “不可。”孙传**摇了摇头,喟然道,“这几个人地人品虽然正派,可能力平平,补知县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补知府那是害他们,同时也害了一方百姓,老夫绝不能因为他们是阳明先生的门生就格外照顾他们。” 钱谦益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讪然一笑不再说话了。 就在这时候,文华殿外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旋即有通政司地官员急匆匆地奔了进来,急声喊道:“三位阁老,大捷!济宁大捷!北京……北京也光复了,哈哈哈,大明故都北京已经光复了!” “噗哧。” 孙传**手里的毛笔抖了一下,一滴nongnong的墨汁顿时滴在了一封奏疏上,奏疏上的字迹立刻被濡黑了一大团,饶是孙传**见过无数的大风大浪,此时骤然间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免神情震动,忘乎所以。 一边的钱谦益和吕大器更是霍然站了起来,老脸上尽是难以言喻的激动之色。 “三位阁老!”看到孙传**三人好像没什么反应,通政使的官员又再次强调道,“济宁大捷,中央军完胜建奴,还有大明故都北京也已经光复了!” “好,好,好!” 孙传**连说了三声好,一屁股坐回了太师椅上。 钱谦益激动得老脸涨红,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吕大器却突然间向着北方跪了下来,以首抢地痛哭流涕道:“先帝呀,你若在天有灵,此时也该含笑九泉了!故都已复,大明中兴在望,大明中兴在望了……” 就在这时候,文华殿外忽然响起了剧烈的喧哗声。 通政司地官员神情激动地说道:“三位阁老,你们听,朝中百官已经齐聚东华门外,正要进宫向万岁爷贺喜呢!此时想必万岁爷也已经知道了这两个天大的好消息,还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 “走走走。”孙传**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长身而起仰天长笑道,“钱阁老、吕阁老还有陈大人,速去东华门外召集文武百官,随老夫进宫面圣,如此天大的好消息,岂不能君臣同乐?哈哈哈……“对对对,当即刻进宫见驾。” “理当君臣同乐,还要与民同乐!” 钱谦益和吕大器也同时出声附和,两人脸上都流出发自内心的狂喜,尤其是刚才吕大器的痛哭流涕也绝非故做姿态,而是出自真情。 乾清宫。 因为大权旁落,隆武帝也不用每日上朝了,今日闲来无事正在宫中和永王、定王讨论治国之道,长平公主坐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永王朱慈炯刚刚发表完一通长篇大论,殿外忽然匆匆进来一名小太监,尖着嗓子大喊道:“万岁爷大喜,万岁爷大喜……” 自从高弘图倒台后,隆武帝的心情就没好过,当时就蹙眉喝道:“喜从何来?” “呃……”那小太监呃了一声,赶紧道,“回禀万岁爷,刚刚宫外传来捷报,说是中央军已在济宁大败建奴,连故都北京都已经光复了。” “哦?”隆武帝闻言霍然起身,凝声道,“中央军在济宁大败建奴,连北京也光复了?” “是啊。”小太监激动得语气都变得有些颤抖了,“三位阁老已经率领朝中百官进宫见驾来了,说是要和万岁爷出宫游街,与南京满城百姓共同庆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