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割发代首 (第2/2页)
田地中跑出一只野雉,笔直的撞向了曹‘cao’的战马。曹‘cao’坐下的战马立刻受到了惊吓,那马载着曹‘cao’奔入了田地之中,践踏坏了一大片的麦田。 曹‘cao’叹息了一声,转头问向郭嘉:“践踏麦田,可是死罪?”郭嘉慌忙答道:“司空身份尊贵,怎么可以议罪?”曹‘cao’摇头说道:“践踏麦田者,立斩不赦。这是某亲自定下军令,难道某要自食其言吗?”说着,曹‘cao’‘抽’出佩剑,就要向自己的脖子上砍去。曹军中自夏侯惇以下。全部跪倒在地,乞求曹‘cao’三思。郭嘉更是劝慰道:“主公,古者之义,法不加于尊。主公乃是当朝司空,又奉天子诏征讨不臣,怎能在此时以身试法?”曹‘cao’这才作罢,举剑斩下自己的一缕头发,然后跳下马背,小心的拨开麦田,牵着自己的战马走回了官道上。然后把手中拿着的断发递给了夏侯惇。说道:“虽然有义。某又有天子诏书在身。但不可不问罪。故割发代首。你拿着某的断发传令三军,再有践踏麦田者,定斩不赦!”夏侯惇拿着曹‘cao’的断发,传示三军去了。 在汉代。人们对自己的肢体发肤看的极重,认为身体和头发都是父母留给自己的,一旦失去,就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因此,古时候才会有割掉头发这一条刑法。犯法的人,一旦被割去了头发,就会遭受所有人的鄙视,被视为不忠不孝之人,这种心理上的折磨。远远比身体上的酷刑更加难受。曹‘cao’身为当朝司空,以身作则,不惜割发代首,这件事情,让曹‘cao’的名声再上了一层楼。 其实。曹‘cao’真的是个很传奇的人物,说他是‘jianian’雄也好,枭雄也罢,可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看清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或许只有郭嘉能隐约看到他内心的几分真实,可惜的是,郭嘉却不敢说出来,所以在后世的历史上,曹‘cao’就像个谜团一样,留给了人们无数的思考。曹‘cao’可以毫不手软的杀掉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一家,也可以在进军途中,因影响了百姓收割粮食而割发代首;他可以冷酷的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话,也可以重情重义的对待百姓甚至是降将。
在历史上,曹‘cao’的五子良将中,有三个人都是后来投降曹‘cao’的,最后却都身居高位,掌管一方兵马,做到独当一面的大官。还有关羽,历史上,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个妻子和唯一的儿子,在和刘备失散之后,不得已投降了曹‘cao’,并且言明,一旦得知刘备的下落,不远万里也要前去相投。即便如此,曹‘cao’依旧厚待关羽,每日宴请关羽赴宴,还给了关羽‘荡’寇将军、汉寿亭侯的爵位,关羽的这个官职,一直保留到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自称汉中王之后,才得到了提升。不是刘备不想给关羽更高的官职,是刘备没有那么大的权利赐给关羽更高的官职,由此可见曹‘cao’对关羽的厚爱了。最后,当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之后,曹‘cao’非但没有阻拦,反而把从吕布那里夺来的赤兔宝马送给了关羽,这份‘胸’襟,岂是一般的恢弘? 当然,现在这些事情是不会再发生了,至少,赤兔马是不会落到关羽手里了,因为敖烈的蝴蝶效应,吕布现在活的好好的,和历史上的形象也大为不同了。扯远了,说回曹‘cao’。曹‘cao’一生提倡节俭,但同时又斥巨资修建了铜雀台;他生‘性’多疑,甚至在死后为了不让后人盗墓,还提前修建了七十二处疑冢,但对关羽和五子良将等人,却是推心置腹;他权力‘欲’望极重,以能够执掌天下牛耳为目标,但同时,他却终生不肯称帝;他把刘协当做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同时却锦衣‘玉’食的供养着刘协,须知,终日把忠君为国挂在嘴边的刘备,穷其一生也未曾向刘协缴纳过一粒粮食的赋税。 在武功方面,历史上的曹‘cao’屡屡以弱胜强,先后征张绣、灭吕布、破袁术、败袁绍,对外又征讨乌桓,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加快了‘乱’世的结束,为日后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在内政方面,曹‘cao’提倡节俭,鼓励农民开荒,实行屯田制,任用官吏又是举贤不举亲,打下了曹魏帝国的基础。虽然也有过用人‘rou’制作食物供养大军以及屠城这样的残暴的一面,但总体来说,还是给北方的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较为安定的生活,也算得上是比较杰出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了。 总之,曹‘cao’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既是枭雄,也是‘jianian’雄,同时,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后世人对曹‘cao’的理解,各有不同,也就造成了曹‘cao’在后世历史上,谜团一样的形象。至于曹‘cao’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ps: ps:这章对曹‘cao’的描述,大多是真实的。曹‘cao’到底在历史上是个怎么样的人物,相信喜欢三国的朋友都有自己的见解,正如本文最后那句话,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另外,割发代首这件事,也不是发生在讨伐袁术的路上,而是征讨张绣的时候,为了剧情需要才这样安排的。最后说一句,大琨把曹‘cao’说成‘jianian’雄、枭雄和英雄的‘混’合体,是大琨的个人看法,绝不代表历史。不喜欢的朋友别骂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