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疑云 (第2/2页)
两人有着极其相似的容貌么?如此,太不可思议了!! 难道是这个女人又在搞什么鬼么?乌云柏隽第一次见她时,便被她用计戏耍,在他心里,她是如狐狸般诡诈的女人。 这个阿牛又是什么人呢??难道他仅仅单纯是这山里普通的一名山野村夫么? 这大山里本就偏僻,加上又是正午,前后皆不见一个行人,他从大树后走至路中间,停下来思忖许久,眼前仍旧是拔不去的厚重疑云,既是疑心重重,他并不想就此徒劳无获而归。又思忖片刻,便下定决心沿着阿牛离开的崎岖山路快步上山。 半山腰的小院落,院墙与三间正屋外墙,皆是泥桨刷就的灰白色。 此时的山里,幽静的听不见任何人声,只有四围深密的草丛里与参天的古树上发出的虫鸣与鸟叫声,站在近小院的石阶前朝内望进去,院落不大,三间正房亦是狭小,房子看得出新近刷过泥浆进行了修补,却仍是半旧不新的模样,颇有些岁月的痕迹。 突然听见小院内脚步声传来,随即木门响动,隽王忙一纵身跃至院墙之后躲起来。他看见长相酷似盛云烁的阿牛挑了一副水桶从门内走出来,随即沿着门前的石阶阔步而下。 乌云柏隽望着阿牛的身影远去,方从院墙后边走出,他矗立在院前留心观察了片刻,便毅然推开院门进到小院中。 一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静静地坐在狭小院落中的石凳上,她身旁的石桌上斜靠着一根木杖,老人听见有人推门进来的动静,便问了一句:“阿牛,是你么?” 隽王走近老人,见她双目茫然而浑浊,方知老人双目失明。 “我不是阿牛,”隽王轻道,“老人家,阿牛是你儿子么?”
一听是陌生人的声音,老人脸上顿时现出了惊异,她摸索到石桌上斜放着的棍子,双手握住,便颤巍巍地起身朝堂屋里走,边走边不由惊慌失措地唤着,“老头子!老头子!” 一名亦是头发花白的老头儿立时出现在堂屋门口,正巧老太婆因为一时惊慌,差一点倒在地上,隽王及时大步上前一把扶住老人。 “老太婆!”老头儿着急地迈出门槛弓着身子小跑着过来,从隽王身边拉过老太婆,护在身后,警觉地问,“你是谁?” “老人家,你们不用怕,在下只是来问一下,你们是不是有个儿子叫阿牛?他确是你们亲生的儿子么?今日在街市上,有人看见阿牛,说他生的与我家几个月前失踪的二公子极其相似,在下才一路打听寻来。”隽王恳切道。 老头脸色一怔,他身后的婆婆亦瞪大了空洞无芒的眸子。老头随即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仍是扶了老婆婆,望了望院中的石桌道,“请坐吧!” 隽王点点头,便走近石桌旁坐下。 老头儿将瞎眼婆婆扶进堂屋里,再折回时,手中握了一杯茶,放在隽王面前,自己亦在隽王对面坐下,又是数声叹气,三番摇头,方开口道:“小老儿是有个儿子叫阿牛,不过,早在几年前就不幸落崖死了。现在的阿牛,不瞒公子,他并不是我们亲生的。” 隽王眸光一沉,眉心亦微微收紧,他望向老人,静静地听他说下去。 “他是小老儿在朗山背后的白虎崖白捡回来的傻儿子。记得,遇见他的头两天,我家的牛在山上丢了,小老儿舍不得牛,便沿着方圆的大山寻找,寻了两日都未寻见,我不甘心,第二日天不亮,便冒险去了老虎崖,牛真的找到了,还捡回一个只剩下一口气的年轻人。想想自己的儿子便是落崖而死,不忍心弃他不管,我便将他放在牛背上驼回了家,后来,他养好了伤,小老儿问他什么,他一概说不出,原来,他受伤过后,便什么都不记得了。” 老人顿了顿,看了一眼隽王,接着道,“正好,我们老俩口年纪都大了,身边正愁没个年轻力壮的人在身边照应,便合计了一下,将他留在了身边,我们便告诉他他叫阿牛,是我们的儿子。原本以为,这是上天可怜我们老俩口,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没想到,这么快,他的家人就找上门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多谢老人家救了我家公子,他、他如今好么?仍旧不记得他是谁么?”他淡淡地问。 老人摇摇头,又叹口气,“他去山涧挑水了,再有一会儿就该回来了,你见到他时,不要觉得吃惊,他现在只记得他叫阿牛,别的都记不起了。你看看他,可是你家公子?若是的话,你就将他带走吧!还有,老头儿求公子将阿牛接走后,一定嘱咐所有人善待与他,这孩子是个十分善良仁义的好孩子。” 老人话音刚落,院门一响,便见阿牛挑了两大桶水走进来。 隽王转头,正迎上阿牛的一双如深潭般墨色的眸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