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人不劝不善 (第2/2页)
,没有漏洞,所以偶像卖的是粉丝,只要服务好粉丝,就是他最大的能力,他出演电视剧不是为了观众,唱歌不是为了听众,都是为了粉丝。 所以这种偶像,除非转型成功,要不然生命周期很短,因为人设这个东西,随着时间会慢慢变淡,会暴露,如果没有真正的作品,终有一天会被别人取代,可以说这项技能只能是青春饭。 所以在很多公司包装出一个偶像之后,就会过度消耗这个偶像的价值,趁着他最火的时候,为他安排很多工作来赚钱,一旦这个偶像没有了价值,马上就会被公司放弃,因为这种偶像是可复制,并且没有疲软期的复制。 因为永远都有新的青少年,所以就拥有都有新的偶像出现。 这个职业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唾弃或者鄙夷的,因为讨别人欢心,也是一种能力,只要不坑不骗不违背道德法律,那么一切正当劳动都应该获得报酬。 但是这个职业对于娱乐产业和社会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相反拉低了娱乐产业的整体标准。 培养一个演员,需要科班时间和漫长的过渡期来打磨演技,培养一个歌手也需要专业的训练。 但是培养一个偶像,是速成的,因为包装模式和套路都是完全成熟的,东瀛高丽的偶像产业都是流水线跟罐头一样的模式,到了香江宝岛更是完全成熟,等前几年发展到大陆之后,更是条件完善,而且大陆的市场刚刚起步,市场巨大,虽然消费能力还不强,但是潜力无限。
低投入,高收入的行业自然是最吃香的,之前小虎队的成功让大陆很多经纪公司动了心思,但是由于不愿意先下水投入,所以把目光放在一些没有太大成绩的演员歌手上了,经济公司出方案进行炒作包装,赚眼球。 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太成功的安利,但是让一大批之前的三流演员成功的收益超过了一些一线演员,每年走xue表演,名利双收,这种刺激让很多一线演员和歌手有些怨气,很多都多接了走xue商演圈钱。 明星偶像这个模式越来越成为娱乐行业的主流,歌手和演员反而被边缘化,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恶性循环,但是经纪公司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只想要赚钱。 王耀感觉这么发展下去,原本为了丰富老百姓业余时间的文艺产业,会变成拉低荼毒青少年的娱乐至死啊。 “你们公司也这样?”王耀问蒲敏。 “现在最火的F4就是我们公司的啊,你不知道吗?”蒲敏笑道。 “他电视都不看,当然不知道。”徐卿美笑道“不过想到王耀说着港台腔的国语,还是挺微妙的。” “不要酱紫啦。”宋芊芊抱着徐卿美笑做一团。 “吃完了没,吃完早点回去。”王耀白了两人一眼。 “你要出去?”徐卿美挑眉问道。 “嗯,有点事儿,蒲经理帮我送她俩回家吧。”王耀笑道。 “行啊,你有事儿先走吧。”蒲敏摆摆手。 王耀点点头,出了饭店打车到了吴天来的公司。 “老弟啊,你可来看哥哥了。”见面吴天来熊抱了王耀一个。 “吴大哥这身衣服挺适合的。”王耀笑了笑。 吴天来身上穿着一件素麻短褐,看真有几分低调土财主的模样。 “这还得多谢你那个朋友帮我设计的。”吴天来迎着王耀进办公室,泡上茶“朋友送的大红袍,尝尝。” “我喝什么都一个味。”王耀笑着抿了口。 “你等会,我把人给你叫来。”吴天来打了个电话。 王耀点点头,在办公室内打量着,这次比上次来多了不少好东西,都是之前的字画和古董。 这次王耀找吴天来,是要解决一直在他心里系着疙瘩的一件事情。 就是杭城的未成年乞丐问题。 之前他没有能力,这种事情他有心无力,因为背后也牵扯着庞大的利益集团,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王耀虽然可能救不了所有人,但是只要他看见的问题,他都得解决一下。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