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舍得难舍 (第1/2页)
风萧萧驾马往襄阳城方向直突,他马术并精,只算得会骑,所以并不想与蒙古士兵纠缠,只是不住抡剑,将攻来的兵器格开,护得胯下之马不受伤害。 又行了一阵,看见远方蒙古大营中已有不少宋兵攻入。 头前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手拎双枪,横冲直撞,无人可挡。 风萧萧运起内力,高声喊道:“郭大侠,蒙古骑兵将至,你们快些回去” 郭靖扬起一枪,将一名百夫长当头敲死,闻言转头,喜道:“风少侠,原来是你所为。”,然后指挥宋军撤退。 此营中的蒙古士兵大部分已被杀光,周围几营士兵也都损失惨重,一时畏畏缩缩,皆不敢追击。 可郭靖准备回城之时,转头寻找风萧萧,却已不见他的踪迹,不由大惊,但眼见蒙古大营后方尘烟大起,知道是骑兵将至,只得无奈退走。 风萧萧现在何处 自然是绕回去找麻烦 倒不是鲁莽冲动,而是都已经盘算好了。 骑兵调动绝对没那么快,所以前来截击郭靖部的骑兵,只能是方才引走马群,和断他后路的那三千人。 而且也料到忽必烈定会将麾下高手派来追杀他,此时杀个回马枪,保证谁都料不到。 风萧萧换上了一身蒙古军服,趁着营中正是混乱之时,潜到大纛近处的一处军营旁边。 此时忽必烈已经下了烽火台,正在往襄阳城方向移动。似要去前线亲临战场,查看情形。 数千披甲长矛兵将他紧紧围住。 风萧萧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根本无处下口。只得小心翼翼的跟随了一阵,但绝不是长久之计,只要营中恢复秩序,他这个混入之人根本无所遁行。 正当他都打算放弃之时,又一座马厩映入眼中。 嘿嘿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么 风萧萧也不再隐藏身形,直接抢出,依样画葫芦的再一次放狂马出栏。 护卫忽必烈的披甲持矛兵立时分出千余人。排阵冲来,余下千人则护着忽必烈快速退走。 风萧萧见到如此情形,动作又加快了些。并准备大开杀戒。 可这些士兵冲到近前,却理都未理他,而是冲着马厩,平枪连捅。 他们并不是想把战马杀光。而是拆毁马厩。将马匹逼往相反的方向。 风萧萧心中一惊,好一招釜底抽薪,了不起。 他只一人,就算这些士兵毫不反抗,让他杀,又能杀得了多少 如此,不但损失降到了最低,这些战马也无法再对忽必烈构成威胁。 风萧萧暗自赞叹。不知是谁想到的这个主意,好厉害的人物。机智过人,莫非是忽必烈 他在这边满心称赞,却不知忽必烈也在赞他。 “好厉害的人物,这忽然的反戈一击,让本王措手不及,如不是有子聪在,此时必定陷入危难之中。” 子聪合十笑道:“王子殿下早已智珠在握,小僧却是献丑了。不过这人确实厉害,如有可能,还是以降服为上策” “他计用得妙,子聪也解得好,汉人人杰辈出,本王是真心羡慕。” 子聪闻言沉默了一阵,说道:“只可惜大宋不用矣” 此言极为不妥,像是仍旧心怀大宋一般。 可忽必烈毫不在意,笑道:“如何收服此人,还需子聪多多费心才是。如有什么需求,本王一定全力支持。” 子聪很快就平复了心境,叹道:“竟然有人能够单人独剑,便搅得大军不安,徒劳奔走,损失不小。此人有勇有谋,小僧还需仔细琢磨才是。” 忽必烈微微颌首,转目远望,见风萧萧又夺了匹战马,一路外冲,士兵、箭矢皆不能阻其分毫,连冲直突,勇不可挡,不由双拳握紧,道:“得此一人,便胜过千军万马” 风萧萧却不知有人惦记上他了,现在可是憋了一肚子火,尽数发泄在沿途的蒙古士兵身上。 一路血光,伴着残肢断骸纷飞,而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便如配乐一般,甚有节奏感。 待他终于冲出大营,已经是日头偏西,这一进一出,竟然接连不休的战了大半日。 刚想转回神雕谷,从大营中闪出五人,跟在后面紧追不舍,正是金轮法王一行。 他们方才追往了襄阳城方向,但久寻风萧萧无果,只得回返,见到军营中又复混乱,这才一路追来。 风萧萧回头瞟了一眼,嘿嘿笑了两声,前行了不久,转入一片稀疏的树林之中,下马横剑,傲然屹立。 金轮法王见状,不动声色的落到了最后。 他可是怕极了风萧萧,本不想来,但心下盘算,合五人之力,说不定真能有机会报仇。又记挂着忽必烈的知遇之恩,所以还是硬着头皮一路跟随。 其余四人却是兴致勃勃,一路紧追不舍,皆欲夺得倚天剑,见风萧萧下马,全都大喜,更是加速追来。 风萧萧见状倒有些奇怪,他自认为经过半日的军中厮杀,应该让人知道他厉害了才对,怎么这几人却好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于是提高了警惕,四下张望,却没发现有什么伏兵,不由得很有些摸不着头脑。 此时五人已到了近处。 马光佐喊道:“小子,将你手中的宝剑交出来吧” 而摩尼星、潇湘子、尹克西分别抢向三处方向,将风萧萧围在了中间,一副生怕被他跑掉的模样。 “哦想要这把剑”,风萧萧扭头四方看了看,笑道:“你要它做什么” 马光佐愣了一愣。摸着脑袋发了会儿呆,嚷道:“他们都说这把剑好,好东西我自然想要” 风萧萧哈哈笑道:“你倒是真实在。不错,好东西谁不想要,你们知道它好在何处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