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庞发进场 (第2/2页)
他来这儿给你帮忙,你给他发钱,你有啥想法给他说清楚,也别让他觉得自己卖不完没法和你‘交’差啥的。你这现在我看那几个人也有点不够手,让他过来也省得他天天等你有活儿了喊。” “我给他牛‘rou’,他随便加点钱也比干活多呀!”燕飞不解。 “都给你说了,他觉得他欠着你家人情,挣着钱也怕卖不完耽误你的事儿。你说这一车西瓜下乡跑一天能挣多少钱?还不是想着你不卖糟蹋了。我看你生意越来越大,以后肯定也不会只给干活的发那点钱。让他跟着你干,收入也稳定点。这小子年龄也不小,该稳定下来结婚了。他就是文化水平低点,其实做个生意脑子也活络,跟着你也算是个帮手。” 马永明歇口气继续慢慢地说道:“他现在折腾的再厉害,也是靠着你吃饭,现在你还能需要他帮忙,以后你生意做大要是联系上大客户,直接来大车把你所有牛‘rou’都拉走了呢?再说你牛‘rou’越卖越好,以后不打算卖生牛‘rou’,只卖牛‘rou’干了呢?就和你刚说的那样,你能给点牛‘rou’让他自己卖,那他和找你要饭啥区别?他也没那脸那么干不是?还不如现在就让他过来,以后你生意做大,他就算跟着你干,也比自己瞎折腾强是吧?” 燕飞听明白了,这是马永明觉得庞发就这么西一榔头东一‘棒’槌的干着,不够稳定。 这是一个一切都要求稳的年代,能进国企端上铁饭碗挣三百,也不进‘私’企挣三千。除非是家里的确缺钱‘逼’急了,否则大部分的选择还是铁饭碗。即使是现在已经很多国企都没活儿干,还照样有人为了个指标拿着钱挤破脑袋往里面钻。 实际上有时候年轻人会觉得很难理解这个事儿。‘花’大几千块甚至几万块钱,买个指标去上班。然后一个月发几百块,有的掏钱多点的,算算靠那点工资,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吃不喝,都挣不回来自己‘花’的钱。可依然有人愿意去买这个指标。 相对于做小生意,还是庞发这种到处跑着的流‘浪’小商贩,燕飞的养牛场现在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都觉得他现在越来越挣钱,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大。对于没别的选择的人们来说,能在养牛场拿个安稳工资,也比做个小商贩强多了——哪怕这小商贩挣的钱比工资多的多。
每个时代的人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这年头哪怕是已经要破产根本发不下来工资的国企员工,也比在街上自己开个商店的显得有身份有地位,因为那是公家的。就连找对象也是,只要是上班的,就算明明都知道是工资都发不下来的,也比做生意的容易找——直到后来呼啦啦都被下岗赶出去蹲家里,那会儿才知道说什么都晚了! 看马永明就知道,他一个包工头也算有钱,结果要不是靠着坑‘蒙’拐骗的,现在他那媳‘妇’儿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说这么多,其实根本原因就二条,一是现在的人都是从穷日子过来的,心里没安全感,总想找个能稳定吃饱饭的地方;二是人们的传统思维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永明这么说,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其实还真有人问庞发,你和燕老板关系也不错,牛‘rou’啥的都让你去卖,怎么不让你也进养牛场干活啊? 这理叫个没法说。 燕飞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就说道:“那发哥什么意思?” “你不开口他好意思自己提吗?你找他说去。”马永明笑着说了一句,转身开始招呼几个工人。“行了行了,差不多了咱们先干正事儿,赶紧扯下线准备挖地基,估计一会儿砖沙水泥就送过来了……” 燕飞则是跑过去凑到庞发身边:“发哥,和你说个事儿……” 庞发有些不好意思:“你别听你明叔瞎说,我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燕飞直起身,指着这一大片瓜地说道:“这边大棚都盖起来,我还得找人来种蘑菇。找的人还得学会之后能教给别人,以后乡里那些给我养牛的,一个人‘弄’个半亩三分地的,多少种点都是收入,也不怕牛粪没地方用了。我这现在能替我在附近出去跑着办点事儿的,就黑子能指望得上,别人都还不行。正好你还嫌现在这么干没意思,那干脆搬来得了?” 庞发‘摸’着个西瓜还有点抹不开脸面:“那我考虑……” 马永明安排好活凑了过来,开口就没好话:“你是不是还拿着架子,让小飞给你来个三顾茅庐?也不看看你那点水平能给诸葛亮提鞋不能?你在外边跑着看着挣钱多点,可那长远吗?在小飞这儿吃喝不愁,挣的钱全落,你还考虑个屁……” 庞发被说得有点急眼,终于干脆利索了:“那我今天把这西瓜卖完就过来。” 燕飞呵呵一笑:“行啊!你过来的时候直接带上铺盖,自己看中哪个屋就住哪屋。我得赶紧去乡政fǔ一趟,你等下估计一下那伙计的一车瓜多少钱,也别称了,费事儿,差不多就行。” 说着转头问马永明:“明叔你这边还需要我干啥不需要?” 马永明摆摆手:“你忙去吧!今天一天就先挖地基,你忙完了记得赶紧去把木料准备好。” 燕飞笑着朝他们挥下手,骑着摩托就直奔乡政fǔ陈镇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看陈镇长办公室也没人,他就直接开‘门’见山:“陈叔,我准备‘弄’点地种牧草,潘叔说现在有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是不是?” 陈镇长一愣,然后顿时就笑了起来:“小飞呀小飞,来来来,赶紧坐。你现在就是我的及时雨,我这正发愁这件事儿,这两天我头发都快挠光了,还没想出来这事儿怎么解决。来来来,咱们慢慢商量!” 听陈镇长一说,燕飞才了解到这个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的政策是怎么回事儿。 这事儿说起来也算是奇了,县里搞这个的初衷,和保护环境关系真不大,倒是和扶贫款有关。 当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