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郡主下嫁? (第2/2页)
一封,他就继续发下一封,看看这帮臣子能封驳到几时? 封驳中旨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这一封封的中旨驳的几个老臣手软腿软,除了范复粹和薛国观,其他人都坚持不住纷纷学刘觉斯一般告了病假。 朝廷大佬打架,跟着瞎掺和什么,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大不了咱不伺候了,等这阵风头过了再出來视事。 剩下的薛国观和范复粹态度极为坚决,封赏不能下,旨意不能发,除非皇帝发中旨去山西,他们绝不阻拦。但是,沒有内阁票拟的中旨,这种封赏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朱由检自然不会干这种小孩过家家的行为。 于是,皇帝和阁臣顶牛的戏码还在继续,中旨还在不停的发往于文华殿一墙之隔的内阁大堂,两位阁臣依旧照例封驳,在众臣们看來,这简直和小孩过家家沒甚区别了,就不能好好坐下來商议一下吗?朝廷上下那么多大事,就被这件事给耽误了,值得么? 朱由检当初选择刘觉斯负责此案就是看中了他与朝中几大势力有着距离,不会偏帮偏向,关键时刻还可用他來打个头阵。谁知这厮竟然荡当起了缩头乌龟,他这才不得已赤膊上阵,以皇帝之尊亲自于大臣顶牛。 顶到最后双方都已经骑虎难下,皇帝若是服软,今后哪里还有威信在,往后内阁稍有不满,封驳中旨岂不成就得成了家常便饭?范复粹同样亦是如此,他一心为公,自持问心无愧,岂能如佞臣一般毫无原则,若是妥协了,连他自己都会不齿自己所为,尽管如此会成了杨嗣昌于薛国观的排头枪,但却义无反顾。 政见之争,最后城了意气之争。其实,双方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台阶而已。 相较之下,本來喊打喊杀的晋王府却成了局外人,代替晋王前來的全权代表,就是那个太监居然深居简出起來。 刘觉斯虽然请病假在家,却一直都留意着朝廷动向,皇帝于阁臣顶牛顶的不亦乐乎看的他心惊rou跳。忽然管家悄然來到近前,“老爷,张相爷府上送來的条子。” 刘觉斯心中一动,接过字条迫不及待的打了开來。只见上只有两个字“出牌”… “备轿…” 老爷不是称病么,备轿出去这不就穿帮了吗?管家不解的问道:“老爷这是?” “进宫,面圣…” 刘觉斯斩钉截铁的说道,似在回答管家,又似自言自语。 …… “让晋王郡主下嫁李信?” 大明天子朱由检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刘觉斯,他突然觉得这是个绝好的台阶。而且,郡主既然下嫁李信一切非礼之因由便就此不能成立,自然再无治罪一说,可以接受。但他随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題,一旦李信成了亲王的女婿,按照规矩就不能再参与朝政,兵权亦要交出來。可他还要等着他剿流贼,杀鞑子呢,如果李信就此被束之高阁,还要他何用? 所以,皇帝在即将脱口而出同意此法的同时,又犹豫了。但是,毕竟沒有更好的台阶了,沉思半晌,终于还是点头,至于其他事容后再议… “阁臣们对此是什么意见?” 刘觉斯见皇帝松口,总算一颗悬着的心落地,忙回答道:“启奏万岁,都认为可商议…” 可商议,眼下之意就是有些细节可以有妥协了。 “就依刘卿所言,召阁臣來吧…” 薛国观和范复粹被从内阁大堂召到了文华殿,这是君臣顶牛多日以來,皇帝第一次召见他们。 朱由检打的主意是,郡主可以下嫁,但是眼下的仗必须要李信替他打完,等到天下太平自然要让他马放南山,这是底线。 可范复粹兴许是于皇帝顶牛顶习惯了居然又抬出了祖制來。 “郡主下嫁李信,当是一喜,但李信尚郡主即身为仪宾,而仪宾于驸马一般不可参与朝政,兵权亦不能在手,万岁封赏一事……” 朱由检马上打断了范复粹的话,“郡主下嫁,封赏一并…” 薛国观见皇帝面色越來越难看,觉得再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决定劝一劝范复粹,就此罢手。 岂料还沒等他说话,范复粹又道:“万岁,说实话,臣也觉得李信非礼一事,事出有因,但晋王毕竟是天家脸面,且祖制不可有违,若是能两全其美,臣也不愿做这讨人厌的角色。” 这番话可真真都是他的肺腑之言了。 注:仪宾,明朝亲王、郡王之婿为仪宾。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 最快更新,阅读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