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明柳暗 (第2/2页)
所以,刘宇亮先是又当众宣读了一番李信的罪状,然后直接将处理意见说了出来,处置还算是很轻的,仅仅是罢官夺职废为庶民,永不录用。 奏章递上去,朱由检即便现在不露面,也要亲笔御批的,早晚跑不了,就算想要驳回也得有过得去的理由。 岂料,刘宇亮话音未落,文华殿中便有人当众驳斥。 “刘大人这番处置好没道理。” 刘宇亮惊诧之下,目光便向群臣中扫去,他想看看究竟是谁能在这种时候发出不同的声音。待看清说话之人,不禁倒吸一口凉,竟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令誉,此人来历不浅,周延儒为首辅时曾深受器重,如今又左右逢源在朝中如鱼得水。 时人都喜欢称都察院为御史台,刘宇亮昨夜联络了几位都御史偏偏就没去找这刘令誉,谁知这厮竟然跳了出来。 “不知刘大人何出此言?” 问话的亦是都察院中人,左副都御史李曰辅,论品级他是正三品高着刘令誉两级,可刘令誉丝毫不怵这顶头上司。 “李大人可曾见过,只凭原告一面之词,不经过任何调查举证便将被告绳之以法的吗?以下官看来,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竟然有人还小声的附和起来。 李曰辅冷笑道:“朝廷文武之事岂是民间纠纷告状所比?且退一万步,那李信交恶同僚也是免不了的,西北边地重镇,岂能交给如此侍宠跋扈,不谙军事之人?” 按照朝廷惯例,这种与同僚不睦的官员,通常都会被调离重要岗位,改任闲职。 刘令誉亦是冷笑数声后,据理力争。 “究竟是侍宠跋扈交恶同僚,还是有人嫉贤妒能,欲除之而后快,还不得而知呢!” “你说清楚了,谁嫉贤妒能,欲除之而后快?” 嫉贤妒能的大帽子李曰辅可接不住,必须和他掰扯掰扯。 刘令誉伸手虚指。 “据刘某所知,三位总兵复任伊始便战战兢兢,修复镇虏卫,恢复防御,更在旬日之前在阳和卫与蒙古插汉部大战一场,斩首七百余……”说到此处,刘令誉一字一顿的道:“其中还有鞑酋林丹之胞弟粆图,亦被斩首!相信不日间报捷的使者便会抵达京城。”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一战便斩首蒙古鞑子七百余人,竟然连蒙古的台吉粆图都斩了。这种战功就算换上朝廷许多骁勇战将都未必能轻取,他一个只身赴任,无兵无卒的光杆总兵拿什么去和蒙古鞑子打仗? 重臣们首先怀疑的是刘令誉此言的真实性,再者便是骇然,如果刘令誉所言为真,那么这个李信简直就是天生打仗的材料,那么骄横跋扈也就理所当然了。人们大体都认同,有过人本领者,必有非同寻常的脾性,在由血淋淋首级堆砌的军功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 刘宇亮闻言亦是一惊,刘令誉此人精滑无比,绝对不是个胡乱说话的人,但他毕竟只是个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敢如此说必是背后有人支持。他的目光在众阁臣脸上一一扫过,试图找出这个背后cao纵之人。 杨嗣昌依旧如昨日一般低眉顺目,似乎这些争执都于他无关一般,他背后的薛国观则一脸的惊讶,显然也是吃惊不小。文渊阁大学士范复粹平素与杨嗣昌和他都很是不睦,此人也是重点怀疑对象,只见其一脸平静看不出喜怒,刘宇亮仔细分辨一番,断定当也不是他。 当刘宇亮的目光落在张四知脸上的时候,一种前所未有的直觉告诉他,此事背后cao纵者非此人莫属。 张四知凝目含笑,看着文华殿中陡然间变化的气氛。刘宇亮突然只觉得心中一寒,这老家伙如何参合进来了,难不成那姓李的将他也买通了? 张四知贪婪,京师官场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宇亮暗自揣测,李信若想让张四知为他说话,最少也要白银二十万两。不禁冷笑:李信啊李信,难怪晋商们欲除你而后快,能在数月时间便集聚白银数十万两,倒真是个敛财能手。只是这许多银子烫手的很,你一口吞下去,也不怕烫死,噎死,撑死! 想及此处,刘宇亮反倒镇定下来,李信走谁的门路不好,偏偏走张四知这老匹夫的门路,这厮专打顺风仗,一旦压力过大必然退缩,到时候那几十万两白银算是打水漂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