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银子被劫 (第1/2页)
(蚂蚁兄巨肥蜗牛章兄给力,从明日开始每日加一更,持续四天!) 听了那太监所言,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公公之意,那陆九……” “陆九自然是与咱家在一起。”说话间,方太监叹了口气。“那伙贼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咱家与陆将军半路上便中了埋伏,贼兵足有千人之众,陆将军也当真了得,大战一夜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五城兵马司那群乌龟王八蛋,看到有危险一个个比兔子跑的还快,扔下陆将军和咱家苦苦支撑,若不是陆将军勇悍,恐怕……咱家回宫定然要如实禀明万岁……” 吏科给事中忍不住问道:“公公所言陆将军可是李信的部下陆九?” 方太监三角眼一翻,往人群中寻那出言不逊者,发现此人他并不认得,显是上不得台面的小官,面色立即变的极为难看,阴阳怪气的斥道:“陆将军名讳岂是你随便叫的?咱家没问你话,老实一边呆着去。” 大伙轰然而笑,吏科给事中吃了方太监一憋,气的满面通红,但又不好公然与其翻脸,这年头得罪谁也不能的嘴太监,只好生生咽下这口恶气。 杨嗣昌也听得明白,按照方太监的描述应该是如此,陆九与高太监去剿贼,然后中了千余贼寇的埋伏,大战一夜才脱险。可五城兵马司的人为何却说陆九叛乱?到底谁说的话才是事实? “方公公莫急,那陆将军目下在何处?带他来见我。” 方太监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上至杨嗣昌,下到那个吏科给事中,所有人似乎都对他尤其是陆九怀着一种戒备,立即心生惊觉。 按照常理,朝廷大臣们所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战事才对,而不应是一个小小的骑兵把总,偏偏连杨嗣昌都询问起陆九的状况,难道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心里便立时变得忐忑起来。 “杨相,难道,难道京师发生了什么变故?” 杨嗣昌寻思片刻便直言相告:“五城兵马司的人回城之后,便说陆九谋反叛乱,万岁已经下旨令方提督彻查此事!” “什,什么?谋,谋反?这怎么可能?” 方太监显然没料到真相竟是自己与陆九被人诬赖谋反,他警觉的看着一众大臣们。 “那,那你们,你们都相信五城兵马司那群乌龟王八蛋的话了?” “兹事体大,自当重视。真相究竟如何,还请公公回京与那五城兵马司的参将对峙便是,想必真相自当大白于天下!” 杨嗣昌此时已经隐隐相信那陆九是中了幕后之人的圈套,这方太监不过是个倒霉蛋,幕后之人真正想陷害的或许是那马贼李信。 岂料方太监生了警觉之心,便一心想回去与陆九会和才觉得安全,司礼监平素与内阁针锋相对,他也没少干祸害内阁大臣的事,此时更害怕杨嗣昌公报私仇以诛杀叛党的名义将自己杀掉。杨嗣昌诛锄异己手段狠辣,满朝又有谁人不知? 但很显然,方太监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杨嗣昌不但没有公报私仇,还详细询问了昨夜发生的事情,方太监忐忑不安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详细告知。 原来,昨夜五城兵马司欲出城追缴一支流民贼众,奈何人手不足,又没有战斗经验。所以,便找了京营提督方正化借兵。方正化一口应允,就势将刚刚编入京营的陆九那三百人派了出去。同时,他也留了后手,派了一自己的心腹太监与之一同前往。 方太监与陆九带兵随五城兵马司的人出了德胜门往北十里,然后又往西三十里,最终遭遇埋伏,五城兵马司的人却临阵脱逃,害的他们险些全军覆没。陆九麾下骑兵不亏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寻常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即便这伙贼寇有上千人,仍旧顽强的抵抗突围。 最终陆九损失了一百多人护着方太监突围成功,向南来回奔了百余里才算拜托那伙贼寇。 听罢方太监所述,杨嗣昌觉得事态严重,如果方太监所言属实,那么就说明五城兵马司的人与心怀叵测之人有勾结,此事若不查个水落石出,绝对是京师安全的一大隐患。 “请公公和陆将军立即与我回京面圣,将实情一五一十说与皇上,才好洗脱嫌疑。” 方太监将信将疑的看着杨嗣昌,“你不是想把咱家和陆将军诳到一起,杀人灭口,公报私仇吧?” 杨嗣昌哭笑不得,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