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善  (第2/2页)
   自立下这海禁的规矩以后,朱元璋每隔两三年这都会再重申一番,由此这也慢慢成了定制。    当下的大明,除了广东,甚至连市舶司都没有!    市舶司就相当于后世的海关,试想一下,明代连海关都没有,人朝廷哪里还有让你对外通商互市的打算?    正德以前的明代市舶司收入为零。    这倒也不是说明代就没有港口,人明朝是大国嘛,喜欢被人说自己兵强马壮,喜欢宣扬国威,由此其实周边许多小国这都来朝,薄来厚往。    说白了都是赔钱的行当,不过人皇帝财大气粗,不缺这么点。    由此这会儿的明代只有广东有市舶司,可以从贸易中抽成,赚点银钱,其他地方连市舶司都没有!    这些地方想要展外贸,也就一个手段——走私。    “为了麻痹汪直,胡总督也要示些好处,桐乡富足,卫国决心当这马前卒,与之接洽一番,货物有些往来,望圣上恩准。”    这是折子里李卫国的话儿。    就是说为了能够抓到汪直,消灭汪直的顾虑,李卫国想着同汪直买卖一番。    这汪直不一直呼吁朝廷开放海禁?自己身为朝廷钦命的七品御史、天子钦点的七品翰林,同这汪直做一番买卖,不正可以消除此人的顾虑?    “微臣浅薄,可总算有幸被点为天子门生,相信那汪直也会相信朝廷招安其人的决心,由此微臣恳请圣上恩准。”    折子说的异常诚恳,总之就是一句话,李卫国想和这倭寇搞搞生意。    “这……”    嘉靖有些犯难。
    片板不许下海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李卫国如今要以身试法?    虽说有麻痹汪直的意思,不过这圣上还是有些不爽。    “令,微臣听说……”    “圣上!这李卫国实在放肆了!依老道看,皇上总要给他些处罚才好!”    郝半仙大怒,仿佛比嘉靖更加生气。    有一出戏啊,叫双簧。    “嗯。”嘉靖皱起眉头,若有所思,不过还是挥手黄锦道:“接着念,难不成李卫国还有话说?”    “是。”方才被打断的黄锦恭敬的回道。    “圣上听说东瀛有长生不老之法,当年始皇帝曾派三百童男三百童女东渡日本,相信此地定有些异常法物!由此微臣此举,也是为我圣上千秋万岁……”    “什么?”嘉靖吃了一惊。    中国历史上无数皇帝都渴望长生不老,嘉靖更是如此。    否则这人成天呆在宫里炼丹干嘛?    “郝大人,东瀛可真有此法物?”    嘉靖急了。    李卫国说来也是切中要害。    嘉靖这人聪明的要命,否则哪里能什么都不做这就驾驭的大明服服帖帖?    不过是人都有弱点,嘉靖的弱点就是——长生不老!    不管是青词,还是方士,抑或者其他,嘉靖每日寻思的就是此事,真正能打动人的也是此事!    “微臣听人说这东瀛有此法物,自然不敢怠慢,由此也想借着这汪直之手去那东瀛找寻一番,梦中有高人指点说十年可得,望圣上……”    为了加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李卫国还像模像样的加了期限。    本来故事听着有些玄乎,不过加了期限,好似看着很真。    为何?    因为嘉靖是皇帝,谁人敢跟皇帝开玩笑?    “难不成这李卫国当真找到了什么法门不成?”    嘉靖如今急不可耐,这厮可是绝少如此。    其实嘉靖也不是没有想过去东瀛找寻,不过毕竟时代不同了,加之始皇帝虽说派徐福东渡日本,不过最后也是一无所获,由此嘉靖这才没能下了东渡日本的决心。    不过如今李卫国信誓旦旦的说起这事儿,反倒是勾起了嘉靖的痒痒心。    如今的嘉靖皇帝可说是将信将疑,就差那最后的临门一脚了。    如何让嘉靖相信?    嘉靖信不过任何人,这是帝王的共同特点。    不过嘉靖也有信奉,信的这事物,就是上天!    “皇上,老道也不能判断真假。”郝半仙应景的摇了摇头,一脸的苦恼:“既然如此,圣上何不问问上天?”    嘉靖有问天的习惯,遇事这就烧黄纸,祷告上天,乞求上天赐予答案。    “对啊。”嘉靖一拍大腿,既然自己也不能辨别,为何不问问老天爷?    “事不宜迟,快走!”    嘉靖急不可耐。    仍旧是以前的老套路,烧黄纸,祭天、问天。    一整套的流程下来,嘉靖深为虔诚,一看谜底,大喜:“善!”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