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3 很快回来 (第1/3页)
本以为我们还在船上,没想出来便看到一座阁亭,一淙清流,一弯曲径掩映于葳蕤树木后。 淡月斜照,夜风刺骨,海浪声涛涛入耳,我看向杨修夷,正欲问此处为何地,却见他幽深的眸光正静望着远处。 我循目看去,一个清寒人影坐在庭中,一盏孤灯被海风吹得七摇八晃,有清浅幽细的花影落在他身上。斑驳中可见他被烧掉了大半的头发和因灼伤而红斑片片,紫血结块的皮肤。 我低低叹道:“他真可怜。” 杨修夷“嗯”了一声,牵着我转身离开,我拉住他:“上去安慰下他吧。” “他听不进去的。” 我看着吴洛,他微倚着亭柱,清冷料峭的侧影凝入了天地风海之中,似要与它们一并化为劫灰。 我说:“你没试过怎么知道。” “是没试过,可是我体验过。” 声音轻飘飘的,被海风吹得有些乱,我抬起头,他望着吴洛,忽的淡淡说道:“唐采衣有没有跟你说过他和吴洛是怎么认识的?” 我摇头,想了想:“据说这样的大户人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人入洞房之前都不晓得自己的夫君会是什么模样,是不是?” “嗯,不过他们不是。” 我好奇的竖起耳朵,他回过头,笑道:“想听?” 我连连点头:“嗯。” 海风吹得我们发丝绞缠,他的手心传来绵绵暖意,烘烤着我冰寒的身子。 他就这么站着,把他们的故事简略的说给了我听。 这个简略故事里的唐采衣宛若另一个姑娘。让我刮目相看。 唐采衣原为殇女,所谓殇女,是汉东九州特有的一种职业。 女为阴,琴为引,招亡魂回顾七日。以保家宅,福佑后人。尤其是许多富贵人家,家中有丧会专门聘请这些年轻少女在新坟前弹琴七日。 而弹琴的少女便唤曰殇女。 殇女并非谁都能当,一不能太丑太矮,二不能八字太硬,三不能家中有父有兄有弟。 殇女也并非谁的活都接。一是在盖棺时必须亲自看一眼死者面相,对了眼缘能接,对不上眼缘多少银两也不管。二是家中只有一个女人的不接,必须有妾,家中儿子超过五个的不接。除非女儿数目更多。 比起来,殇女赚的比巫师可要多得多,师父当初亦想让我当殇女来着,可惜望云山阳盛阴衰,且我死活都学不会曲艺,他只得讪讪作罢。 七年前,我还在摩拳擦掌为着下山做准备时,唐采衣遇上了吴洛。那时唐采衣是个头戴黑色帷帽,一身素黑玄衣的殇女,而吴洛。他是具躺在棺材里的死人。 按照惯例,殇女要在盖棺前见一眼死者,当时唐采衣在众人的注目下绕着大堂里的灵柩走了两圈,淡淡道:“我不接。” 在吴夫人的哭嚎声中,唐采衣却语出惊人:“他未死,我怎接活人的活?” 她叫人准备了一浴桶的月萝湘露。将吴洛浸泡其中,用紫灵棍击他后脑。将他从浑噩中敲醒。 这法子我知道,是中了封魂定神咒的解咒之法。而这解法。光是用紫灵棍敲敲是不够的,还得悉心用六种珍稀药材熬成汤药,每日泡他个三五时辰,将他四肢经络疏通,方能以聚魂术敛周身灵气于眉心一点。 若我遇上了这种生意,我一般写几个药单子,收了钱后便拂袖走人,可真不知道唐采衣是怎么想的,她留下来也就罢了,居然还亲自跑去给吴洛采药。 六种药材极为难寻,她带了六七个吴府派给她的壮汉在深山里寻了半个多月,出来时累倒,被接去了吴府调养。 她调养的那段日子,吴洛也醒了,因为唐采衣让他免了被人活埋的惨剧,他自然是要去好好谢谢人家的,于是乎,一来二次的相谈甚欢后,他们情愫渐生,两情相悦。 虽然吴家为商贾之家,在世人所说的三教九流中商为末业,但实则有钱才是老大,财大气粗的吴家根本不可能看上唐采衣这个成日与死人打交道的殇女。 据说吴洛提出要娶唐采衣为妻时,吴夫人说考虑考虑,隔日便找了个借口将吴洛支走,而后带着一群姑子去找唐采衣的麻烦。 通常这种情况下,骄傲的女人会拂袖而去,又不是非你家儿子不可。倔强的女人会逆流而上,誓要拉着吴洛一起与吴夫人斗一斗,等着扬眉吐气。 唐采衣却是个既骄傲又倔强的女人,她拂袖而去了,却并未放弃,含垢忍辱卧薪尝胆后卷土重来,竟成为了德胜城第一茶女,还在德胜城最有名的棋社里为人泡茶。 一壶好茶,一盘妙棋,一曲绕梁琴音。 三件从古至今最雅的东西她都占全了,名声大噪已是必然。 可是比起殇女,茶女收入甚低,而且十分苦,更重要的是,当了茶女,常年混迹于市井棋坊之中,沾了俗气,就不能再回去当殇女了。 杨修夷讲到这里的时候语声挺平淡的,我却从中隐隐听出了一股钦佩。 想想也是,德胜城以女子茶闻名于世,茶女自然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成为德胜城第一茶女,那岂不就等于天下第一茶女? 短短两年时间,她如何做到? 我没能忍住,在这个时候插嘴进去:“你是从哪儿听来的,会不会有些夸张了呀,德胜城女子泡茶的手艺都是自小开始培养的,那个时候唐采衣最少也有十六岁了吧,她半路出家就能赶上人家辛苦所学近十年手艺啦?” 杨修夷白我一眼:“我什么时候人云亦云过了,我既然能一五一十的告诉你,那这些事自然都是千真万确的,你觉得半路出家不可能。楚钦的剑术你可见识到了?” 我不悦的别过头去:“你想说是天赋吧,这东西真气人,世道不公,不公死了。” 他一笑:“天赋自然要,勤练也必不可少。同时,还有取巧。” “取巧?” 他眉梢一挑,相当自大的说道:“比如楚钦,他有天赋,也较常人更能吃苦勤练,至于取巧。有我亲自提点他,他能不比其他人厉害么?” 我撅起嘴角鄙视他,他视若无睹,继续道:“唐采衣也如是,她拜在了六胥道人的门下。” 我想了想:“六胥道人?那个欠我师父一屁股旧债的六胥道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