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儿女情长】三 (第2/2页)
木剑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儿子。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他用着各种工具,把一根木头打造成一柄长剑。这样远远看去,他还真像一个雕刻工,周围亲卫看着,都有好几次主动请命来做这些粗活,但都被他一口拒绝。 当木剑大功完成后,唐明非常开心,立刻拿着他的新剑开始在院子里舞动起来,欢笑的声音在这院子里时不时的响起,可见他是真心喜欢手中的木剑。 唐明的身世已经不是秘密,所以周胭在这个时候把他的身世告诉了李氏。而李氏对于这样的结果,她当然是非常吃惊的,想着唐明的年龄,可比秉礽大了很多。 “这真是造孽,夜儿这孩子怎么能在外面乱来。”李氏并没有急着去见她的大孙子,而是安慰着周胭。不管是冷夜还是李氏,对于周胭的感情是非常深的,这其中的原因是: 当冷夜还在冷家村,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时,周胭就已经出现在他们家,并主动帮着他们家,那个时候的周胭可是高高在上的周家大小姐,却如此屈尊降贵到乡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当时还惹了一些闲言闲语。所以那个时候起,李氏就把周胭当成了第二个女儿,无论现在冷夜娶多少妻子,她永远在她心里面是第一儿媳,谁也动不了这个位置。 “娘,胭儿都认了。”周胭道。 李氏抱着她的头,心痛道:“孩子,别难过,有娘在,你现在还有着身孕,一定得注意身子。” 李氏知道了后,姬春香也在随后知道了,这并不是李氏告诉她的,而是李氏身边的宫女偷偷传的信。 对于冷夜忽然冒出一个这么大的儿子,姬春香认为自己又多了一个敌人,并且唐嫣还是一位将军,这身份还是有力争王位的实力。 “唐嫣?听说是巴蜀国的郡主。”陈婆在旁说道。 姬春香回道:“巴蜀都被秦人灭了,还什么郡主,不就是一个狐狸精。” 陈婆道:“娘娘,话虽如此,看大王对她的态度,还有她这人的隐忍,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女人。”
姬春香道:“确实是一个心机深的女人,把孩子养这么大了,才让人知道这事,换做是我肯定不会瞒这么长的时间。陈婆,帮我查查这女人自从来丹阳城后,都做了那些事。” ※※※ 远在巴蜀的唐嫣,并不知道丹阳城发生事,此时的她联系到了巴蜀中正在反抗秦人的实力,还有与以前巴蜀旧贵族建立新的联系。 这日,她正聚集了锦衣卫在巴蜀的人商议一次对巴蜀郡县的奇袭。 唐嫣道:“蒲州几面环山,道路崎岖,袭击后我们还能在这里呆上五六天,然后化整为零散落到周围氏族里藏着,我与这些氏族都说好了,应该没有问题。” 赵老伯:“唐将军,幸好这段时间有你来了,不然我那些从村子里带出来的人都得被抓回去砍头。” 赵老伯当时设计让一个村子里的人造反,他们冲进县衙,抢夺粮食。后来,秦军杀来,他们逃进山里躲着,但还是难以完全逃过,秦军开始搜山,好些人被抓了回去。就在他们认为在劫难逃的时候,唐嫣来了,她带着余下的人躲进了很多当地部族里隐姓埋名,秦兵找来后,也没能把他们找到。 唐嫣笑道:“我只身认识一些部落长老而已,还是你们一路走来,靠着是真本事,让秦军在这里不停的奔波。” 说来这破坏秦国的效果,那是非常顺利的,比之墨家在汉国的破坏,这里要乱很多倍,主要的原因还是巴蜀之地的百姓并不支持秦人的统治。 秦国咸阳宫,秦王一把竹简扔在了对面一位跪着的秦官身上,暴跳如雷的秦王怒吼:“又是暴民又是山匪,粮食比去年收得更少了,你们都是****长大的吗?难道区区几个毛贼还得请大将军去平息吗?” 秦王的怒吼让百官们底下头,巴蜀之地的乱想直接导致了今年的税收比去年少很多,让雄心勃勃的秦王很多计划都夭折在脑子里。 秦王发泄完后,还是要静下来与这些刚刚他口里的废物一起商议如何解决。 “大王,巴蜀之地七成都是群山,城与城之间山路崎岖,大军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剿匪,路程都能让士卒们疲惫,而山匪狡猾,都会提早逃跑。” 秦王听到这位大臣的话,又怒道:“这些都知道,寡人是让你想对策,不是让你说废话。” 这位秦官惊出了一身的汗,接着立刻回道:“可以在没座城组建一支剿匪队,这样就能随时进山剿匪,不用让我们的士卒四处奔走。” 秦王喝道:“钱呢?组建人手不需要钱吗?” 秦官回道:“可以让当地的官府收召集大牢里的犯人,只要犯人愿意帮剿匪,大秦就饶恕他们之前的罪。” “不妥”立刻有人反对,这反对的秦官道:“大王,大牢里的犯人若放出来,然后给他们武器,势必会让当地秩序更加混乱,这些人很有可能比现在的山匪还有凶残。” 秦王怒喝道:“管他们凶不凶残,只要听话,寡人就用他们。来人,传令下去,就这样做,让大牢里的人去剿匪,人数不够的话,全国的犯人都送到巴蜀去。” 反对的秦官摇着头走回去,他满脸担忧,但又无可奈何,秦王心意已决,他也无能为力。 ※※※ 秦王的命令很快得到执行,全秦国的犯人被押送到巴蜀之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前杀人掠货的狠人,现在都集中在了一起,就连押送他们的秦兵,都不敢像以前那样对他们大呼吼叫。 当秦国决定这样针对巴蜀的混乱后,唐嫣就知道了,而对于秦国的策略,她经过与巴蜀贵族商议后,决定他们的人马全都藏起来,一切吃住都由这些贵族承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