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战(三) (第2/2页)
血淋漓的虎刀,四下挥砍,左砍右杀,周围的流寇军兵顿时接二连三惨叫着死在他的刀下。 “狗入的鞑子,干得不错!”一旁厮杀不停的横行哨哨长庞渊,瞥见如此奋勇的查塔,向他远远伸来了一个大拇指,以示表扬。 查塔大笑,一把抹去溅了满脸的鲜血,愈发奋勇地向周围的流寇军兵砍杀而去。 在李啸军的三面夹击下,流寇的死伤速度大大加快,从开始的5比1交换比,渐变成了6比1,乃至7比1,8比1! 高迎祥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嘴唇也开始轻微的哆嗦起来。 怎么办? 还要这样与明军硬拼下去吗? 高迎祥脸色苍白,头脑中一片混乱。 而随着流寇阵型被不断挤压,流寇战阵从开始的扁扁的长方形,慢慢变成中间愈来愈厚的半圆型。 在流寇阵形变厚后,高迎祥吃惊地看到,对面的明军中,那些原来cao作投石机的辅兵们,开始纷纷从半山腰间跑了下来,来到李啸军的一字枪盾战阵后。 他们二人一组,一人身上挂着滋滋燃烧的火绳,一人则手里端着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着一堆手投震天雷。 手投震天雷,是李啸原来的12斤重的标准单兵震天雷的改进版。 这种震天雷,总重量减为10斤,且在铁壳上多装了一个木制手柄,以便辅兵们可将其投掷得更远。 这种震天雷,倒颇有些象现代的手榴弹,只不过,现代手榴弹是使用拉发底火的方式,而李啸的这些震天雷还只能使用较为原始的,点燃火绳引线的方式。 现在,因为敌军阵型改变,厚度变大,使得辅兵可以向远处投掷震天雷,轰炸敌兵,却不必担心因为距离太近,而误伤了自已。 总共600枚震天雷,朝流寇战阵的远端,猛投而去。 爆炸声连绵而起,在流寇战阵后方,刺目的明黄色火光,在浓密呛鼻的白烟中隐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一批批躲闪不及的流寇军兵被炸翻。 辅兵们投了数次,流寇瞬间被炸死5000多人,流寇战阵又是一阵混乱騒动。 不过这些流寇,不愧为久战精锐之兵,在经历的短暂的混乱之后,重新将战阵拉升成扁扁的长方形,让李啸军辅兵,失去了继续投弹的机会。 只不过,战至此时,腹背受敌且多次混乱的流寇军兵,也已接近崩溃的边缘,每个人都在咬牙死顶,以免全面溃败。
在辅兵们肆意投弹之时,一直潜伏在左侧没有动静,李啸部与祖大乐部组成的3000多人的骑兵军阵,开始在赤凤营副营长李定国的率领下,朝押阵的一千多名流寇骑兵冲去。 李定国一马当先,他那锐利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对面的一人,那就是,那些骑兵中,盔甲最为华丽,战马最为高大的流寇总首领,高迎详! 高迎祥看到烟尘滚滚而来的明军骑兵队伍,顿时慌乱不已。 “撤,快撤!” 高迎祥拔转马头,掉头朝后面的浮桥处逃去。 “敌将,哪里逃!” 李定国一声大喝,一马当先的他,大喝一声,取出弓箭,远远地一箭射去,正中高迎祥的坐骑马首。 坐骑一声悲鸣,前蹄高高掀起,随后颓然倒下。 混乱中,高迎祥抽腿不及,被压于马下,腿骨立刻被压断。 痛得大声嘶吼的他,挣扎着想从受伤的马匹下抽身出来,却做不到。 “大王!”几名骑兵哀叫着跳下马来,用尽力气将高迎祥从马身下抽了出来。 这时,高迎祥痛得几乎昏厥。 不过,他眼角的余光,迅速地看到,对岸的5万多流寇与另外的4千骑兵,正纷纷地掉头逃走。 “cao,危难方见真心,黄孩儿这厮,亏我当日收留你,你他娘的却恁不仗义,竟率先带着兵马先行逃去,真真猪狗不如!”见到对岸滚滚离去的流寇战阵,高迎祥咬牙大骂李自成。 在他重新被手下军兵扶起,正颤颤地要坐上一匹新马之时,又一支凌厉的箭矢射中了他。 这支凶猛的三棱精钢箭矢,带着一道呼啸的寒光,从他腰侧射入,钻过他的肚腹,从他铠甲的抱肚边缘,直透出来。 高迎祥大叫一声,从马上倒栽下来,一手颤抖着捂着突出箭头的他,再也没有力气站起。 旁边的几名亲随骑兵,顿时慌作一团。 在约他七八十步外,额弼纶一脸凝重的神情,一边纵马前行,一边快速收弓入袋。 “cao!鞑子他娘的箭法真不赖啊。”玄虎重骑哨长鲍昭,狠狠地捶了一拳重新握紧骑枪的额弼纶肩上,一边大声喝道:“兄弟们,快随我冲上去!别让流贼逃了!” 明军骑兵发出一声齐齐的暴喝,愈发猛磕马肚,加速冲击而去。 几乎就在瞬间,冲过来的三千余名明军骑兵,与尚未过河的七百多名流寇骑兵杀成一团。 一马当先的李定国,猿臂轻舒,一把将地上呻吟的高迎祥,一把从地上夹起,随即横搁在自已马上。 被横搁在马背上的高迎祥,忽然感觉自已有如一条被抓住的狗,无尽的耻辱感在他心头涌起。 高迎祥在这一刻,无比地渴望死亡。 只不过,腿骨断裂,腹部又被射穿的他,连动弹一下都困难,想要寻死,根本做不到。 “尔等主将已擒,何不快降!降者免死!”李定国纵声大喝。 “快降!” “快降!” “快降!”…… 一众明军骑兵喊声如雷,被围的七百多名骑兵心惊胆裂,纷纷跪地投降。 听到后面的明军骑兵传来的欢送声,前面已到崩溃边缘,仅仅是在垂死挣扎的流寇步兵,再也坚持不住,亦纷纷弃了刀剑,跪地求饶。 总共犹有近三万名流寇步兵投降,乌央央地跪了一地,一眼望不到头。 “万胜!” “万胜!” “杀流寇,得功名!” “杀流贼,上天庭!”…… 全体李啸军齐声欢呼,有如春雷滚滚,冲击着寒冷萧瑟的的旷茫天地。 李啸下令,由步兵看守俘虏,包括自已卫队在内的全体骑兵,分三路奔过浮桥,追击逃跑的流寇余部。 李啸要求,哪怕不能赶上逃跑的流寇骑兵,也要尽可能地将流寇步兵追杀或俘虏。 三千余名明军骑兵,得到命令后,立刻有如风驰电掣般冲过浮桥而去。李啸的卫队,也在李浩然的率领下,如箭一般冲过河去。 奄奄一息的流寇首领高迎祥,被李定国挟于臂下,拖到李啸面前。 此时,已有被俘人员告诉过李啸,这名被李啸拖过来的将领,便是流寇的共主,也是这次入侵河南的二十余万流寇的总首领,高迎祥。 “高迎祥,你现在已被我军所擒,还有何话可说?”李啸一脸严肃,冷冷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