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第2/2页)
望民之 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rou矣;百亩之田,勿夺于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rou,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 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 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曰:孟子对曰:曰 :曰:曰:「庖有肥 rou,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句上 ·五 曰:「普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 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 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 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 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六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对曰:『不
嗜杀人者能一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 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 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齐宣王问曰: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 以,则王乎?」 曰:曰: 曰: 曰: 曰: 曰:「臣闻之胡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 之?」对曰: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曰:』不识有诸? 」 曰: 曰: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 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 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rou: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 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宜王者,何也 ?」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 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 「今因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 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 为也,非不能也。」 曰: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 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 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 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 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 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 曰: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以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 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 曰: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 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曰: 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