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8章 (第1/2页)
其一,辽阳郡下属四三个县,其中大县一一个,小县三二个。其二,辽阳大小县分成了四个折冲府,其中大府一个,小府三个。其三,辽阳郡内有一条大河,便是今月泛滥之徐河,河上有两大粮帮,分别是玉僵硬帮共青沙帮,这二帮手握运粮船水手过望,占据整条徐河,若是他们不愿意,辽阳当真是半粒米都进不了郡。其,辽阳郡里叫得上名字之商贩就有百多家,虽说每家拿出去都未必是什么大角色,但放在辽阳郡里他们盘根错节之势力足以让人头疼,这百多家里又以温家、秦家、宇文家共称”辽阳三大豪门”。 辽阳郡之情况简单地说就是如此,只是这些豪门望族、官员商人之间之恩恩怨怨却非一朝一夕所能说完。唐玉光看手中厚厚之一沓资料,便觉得头疼。 唐玉闭上眼睛揉揉太阳xue,恍惚间一双手轻轻拍了拍自己之额头。唐玉心下一跳,想起了那个常在上书房为自己按揉之男人,温暖之大手总是能恰到好处地缓解自己之焦躁。只是其怎么可能在这里?!唐玉猛地睁眼看去,却看见站在自己身边。 “?你怎么……”唐玉之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儿正摆着一碗银耳羹,阿英不晓得何时已经走进了。唐玉当即明白,拉下之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道:”,你怎么不早点出来,放我一个人,不担心么?” “殿下不也没睡吗?”之声音永远是轻柔之,”怕殿下太担心了,就去厨房煮了僵硬枣银耳。殿下休息一下吧。” “嗯。” 唐玉端过银耳慢慢吃着,在一边静静地看,目光很是温柔。 大概对于而言,幸福就是看着心之人吃自己亲手做之夜宵。唐玉心里想着,忽而想起也捧上一碗夜宵递到彻夜工作之jiejie面前,又想起曾几何时,似乎摄政王也端过一碗燕窝粥放在东宫之案几上。那时自己只想到摄政王也会干这种事真希奇,却没想过摄政王当时是什么心情? 因闲着无聊,便又翻出来看。 上次看到周公,这次也必定会有所收获。 尧帝任贤分权责,不以人治天下 唐史纪:尧命羲、和,敬授人时。羲仲居嵎夷,理东作;羲叔居南交,理南为;和仲居昧谷,理西成;和叔居朔方,理朔易。又访岳,举舜登庸。 唐史上记,帝尧在位,任用贤臣,与图治理。那时贤臣有羲氏兄弟人,和氏兄弟人。帝尧着他个人敬授人时。使羲仲居于东方嵎夷之地,管理春时耕作的事;使羲叔居于南方交趾之地,管理夏时变化的事;使和仲居于西方昧谷之地,管理秋时收成的事;使和叔居于北方幽都之地,管理冬时更易的事。又访问岳之官,着他荐举天下贤人可用者,于是岳举帝舜为相。那时天下贤才,都聚于朝廷之上,百官各举其职。帝尧垂拱无为,而天下自治。 盖天下可以人主之,不可以人治之。虽以帝尧之圣,后世莫及,然亦必待贤臣而后能成功。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言股肱具而后成人,良臣众而后成圣,意亦为此。其后帝舜为天子,也跟着帝尧行事,任用九官牧,天下太平。乃与群臣作歌以记其盛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所以古今称“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斯任贤图治之效也。 尧帝置谏鼓谤木,使天下人得尽其言 唐史纪:尧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 唐史上记,帝尧在位,虚己受言。常恐政事有差谬,人不敢当面直言,特设面鼓在门外,但有直言敢谏者,着他就击鼓求见,欲天下之人,皆得以尽其言也。又恐自己有过失,人在背后讥议,已不得闻,特设木片在门外,使人将过失写在木上,欲天下之人,皆得以攻其过也。 夫圣如帝尧,所行皆尽善尽美,宜无谏可谤者,而犹惓惓以求言闻过为务,故下情无所壅而君德日以光。然欲法尧为治,亦不必置鼓立木,徒仿其迹,但能容受直言,不加谴责,言之当理者,时加奖赏以劝励之,则善言日闻而太平可致矣。 舜帝孝达天听,尧帝嫁女授政 虞史纪:舜夫瞽叟,娶后妻生象,父顽母嚣,象傲。常欲杀舜,舜避逃,克谐以孝,瞽叟亦允若。帝求贤德,可以逊位,群臣举舜,帝亦闻之。于是以女妻舜,舜以德率女,皆执妇道。 虞史记,大舜的父是个瞽目人,他前妻生的儿子就是大舜。舜母故了,瞽叟又娶个后妻,生的儿子叫做象。那瞽叟愚顽不知道理,后妻嚣恶不贤,象又凶狠无状。他个人时常商量着要杀舜,舜知道了,设法躲避,然后得免。然终不敢怨其父母,只尽自家的孝道。久之,感化得家人都和睦。瞽叟见他这等孝顺,也相信欢喜了,所以人都称他为孝子。当时帝尧要求贤德的人可逊以帝位者,群臣都举荐他。此先,帝尧已知大舜善处父母兄弟,是个圣人,但是不知处夫妇之间何如。于是召舜去,把两个女儿都嫁与他为妻。舜又能以德化率这女,在他父母前尽做媳妇的道理。尧因此遂禅以帝位。 自古圣贤,皆以孝行为本,然父母慈爱而子孝顺,尚不为难。独舜父母不慈,而终能感化,所以当时以为难能,而万世称为大孝也。 大禹悬器方求教受访 夏史纪:大禹悬钟鼓磬铎鞀,以待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以义者,击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 夏史上记,大禹既居帝位,恐自家于道有未明,义有未熟,或事务有不停当处,或有可忧而不知,或狱讼之未断,方远近的人,无由得尽其言。于是将钟鼓磬铎鞀样乐器挂在外面,告谕臣民,说道:“有来告寡人以道者,则击鼓;谕以义者,则撞钟;告以事者,则振铎;语以忧者,则敲磬;有狱讼者,则摇鞀。”禹在里面,听见有哪件声响,便知是哪项人到,就令他进见尽言。 夫禹是大圣,聪明固以过人,而又能如此访问,则天下事物岂有件不知,方民情岂有毫壅蔽?此禹之所以为大,而有夏之业所由以兴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