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第2/2页)
前朝和其他途径入仕者要优越得多。这也说明科举取士在前朝的政治、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部主持。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未考中的举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院试考取的就叫生员。乡试考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县试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府试:要求5名村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院试则要求有6名村庄里的人和2名秀才保举。 有三种人是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戏子本人及子女,不能参加童子试。第二:祖上有作jianian犯科的人不能够参加童子试。第三:父亲是主考官的,其子女不能在同年,父亲监考的本地参加童子试。 门荫常科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秀才为最高科等,考试方略策,要求应举者熟悉经史,精通经世治国的方略,这对于缺少经史知识,醉心词华的士子来说,是很难达到的,都不敢投考秀才科。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坐在湖心岛的凉亭之中,清风徐徐,水波不兴,加上自己日夜担心的人又回来了,庞昱这心情是相当高兴的,就是因为太过高兴所以,忽略了眼前人身材和面容的变化,
墨英毕竟离开的日子不短,而且,从面貌上看,本身又是一个少年人,就是到了长个头的时候,容貌有所变化,也不会让人感到奇怪,皇太女小殿下只是觉得,今天的这个人,看起来比往日,还要清爽多了一分仙气儿似的, “自从上次战场之上失去消息之后,你去了哪里,”她问他。 墨英微微一笑,坦然回答道,“你知道的,我身为江湖之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处理,我也想每天都在,你的身边,可是情况并不允许,” 唐玉点了点头,转过脸去,将小手,称在亭子边的栏杆上,望着自己东宫之内的这一片小小水源,有些出神, ,不确定自己的小公主是不是生气了,墨英偷偷的看了他一眼,发现这孩子,神不守舍的,嘴巴无声的开合着像是在念叨什么, “说什么呢我的公主。”墨英好笑的摸了摸她的头发,柔声问道, “我在说你到底有离开了多少时间。”唐玉翻了个白眼,转身把他的手拍开,叉着腰跳到凳子上,然后发现即便这样还是不能跟他的视线持平,制得两只手一抓,将墨英胸襟抓在手里,恨恨的说道,“居然敢抛下孤自己出去,我一定要狠狠的罚你。” 墨英听得连连发笑,柔声问道,“好吧,不知道皇太女殿下打算怎么罚我,我可是会高来高去,想抓住我,可没那么容易呀,抓不住我的话,还怎么罚的了我呢?” 唐玉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她,仿佛在看一尊木雕泥塑,眼神之中相当古怪,叫人看得心头一紧,不知这小孩子肚子里有卖的什么药,尤其是自己心里头另有盘算,还隐瞒着心上人什么都不能说的墨英,更是被这眼光看的,薇薇,垂下了头, “你讯息是你心虚什么,”唐玉好笑的看着她,知道这家伙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也不再紧追不舍,一下子蹦到他的胳膊上,“这一个冬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虽然现在已经到了夏天,可是我依然觉得不开心呢,正好你回来了,带我去吃点好吃的吧。” 墨英对这一个宝贝疙瘩心头rou,那是有求必应的,就算他说要摘天上的星星,他也能蹦上去给摘下两颗来,更别说出去吃饭这种小要求了,虽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让堂堂皇太女私自出宫,有点不太安全,可以说,是会冒着大风险的,但是,能让他的公主开心开心,墨英还是很乐意去冒这种风险的。 因为已经有所长进,这张金又是确确实实的被墨英看在眼里的,所以现在,让他小小的女孩子跟着出宫,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把几个宫女甲乙丙丁戊己庚申叫过来之后,皇太女小殿下满意地看到,这几个宫女十分机灵地没有反驳他的决定,而是乖乖准备了出宫所用的服饰和道具,其中就包括布衣上,还有棉布靴子, 因为民风开放,朝廷之上,人们穿着就比较随意朝廷治下的民众们,则是穿得更加花枝招展,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虽然有jianian臣当道,但是整个天下依然十分富足,街上人来人往,京城之中,摩肩接踵,这种繁华程度,俨然又是一个浓缩版的大夏王朝, 唐玉好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尤其陪伴在身边的人,又是十分让自己满意的很能拿得出手相貌堂堂武功绝顶,比摄政王那个老东西不知道要强了多少,所以走在街上,她十分高兴的跟墨英手拉着手,一会儿要吃这个一会要玩那个,简直让人忙得不亦乐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