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第1/2页)
墨英正使用新躯壳,活动一下去找唐玉加深一下感情的时候,听说了魏王的某些事,让他又不得不停了下来。 从年前皇太女上朝,要求拨款一律提请预算以来,魏王的日子就变得不太好过。预算写粗略了,朝廷名正言顺地驳回;预算写详细了,自己揩油水的机会就少了。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年来魏王的幕僚们从预算制度中摸出了猫腻,油水比之从前也还算丰厚。 可到了今年再次提交预算的时候却被朝廷驳回了,理由是国库空虚,要求缩减军费。于是魏王府的幕僚们奋战数日,再次提出一个压缩了金额但油水仍在的预算。没想到朝廷再次驳回,这回理由换成了成国无力起兵,军费仍然过巨。魏王此时已经愤怒,打翻三个茶杯,摔了个花瓶,撕毁了卷书画,痛斥了个侍卫之后,终于在幕僚的劝谏下慢慢平息,最终决定再次提请预算。这次预算写的是画龙点睛无比,从最早的三百万两一直缩减到现在的一百万两,魏王看着这份短小精悍的预算都要赞叹自己一声:真乃圣人也! 没想到朝廷还是驳回了,这次连理由都不需要,还顺带了一份要求收回百分之赋税权的敕令。 当年封王巴蜀,除了亲王的年俸外,还可获取巴蜀境内百分之的赋税。巴蜀物产富饶,百分之的赋税不算少,但这些赋税却要负担整个巴蜀境内所有的市政建设和军队给养,再加上巴蜀境内名山大泽、盐铁金银铜锡、别都宫室园囿都不以封,如此一来,真正能进入魏王口袋里的银子便不多了。夏安人当初如此安排也算是破费苦心,就是希望能有自保能力的同时又不至于危害中央。 如今朝廷说要收回百分之的赋税权,也就是落在魏王手里的赋税将不超过全巴蜀赋税的百分之八,即是这样他还是要维持市政和军队。难怪魏王要跳脚。 魏王暴怒着,甚至已经跨上战马想要冲入军营直接领兵造反。还是他的幕僚司苍死命拦住他,说:”殿下万万不可!朝廷此举就是要逼您起兵啊!” 魏王狠狠瞪他一眼,道:”难道本王就要在此隐忍?朝廷收走了一半的赋税,让本王用什么养兵马?与其到时候饿死,还不如现在和他们拼了!” 司苍和另一个幕僚华卫连忙拉住缰绳,华卫道:”还请殿下再隐忍几日,且让属下为殿下做好准备再起兵也不迟啊!” 魏王听完这话稍微冷静了一点,但仍是怒道:”要做什么准备?要多久?” 华卫道:”殿下,此处未必是说话的地,不如回到书房,待在下与司先生向殿下细细道来?” 魏王未必是笨蛋,他的情绪已经慢慢平复,当然明白就此起事极为不智,既然华卫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也乐得顺着下来。魏王下了马,扔下缰绳,愤愤道:”那本王且听你说说!” 华卫舒出一口气,与司苍对视一笑。若是魏王执意不听劝告,难保华卫不会使用暴力让魏王”冷静”下来。 进入书房,华卫对魏王说:”殿下,我们现在的准备还不够充足,朝廷这纸突然来到的敕令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计划,而且如果我们按照朝廷所说的返还赋税权,那么我们将没有足够财力支撑兵马给养,最后不得不裁撤军队。” 魏王不耐烦道:”华先生说的本王怎么会不明白!” 华卫与司苍相视一眼,司苍微微一笑,道:”殿下莫急,且听司某为殿下说上一番。” “说!” “殿下若是此刻起兵则过于仓促:一来兵马不足,不能与朝廷对抗;二来武器匮乏;三来储存的钱粮也不足以支撑整场战争。换句话说,殿下缺的无非是时机、武器和钱粮。”司苍不急不缓的口气很容易让人平静下来,只听他说,”而这三点如今让殿下自己解决,不免有些困难,但我们完全可以假借他人之手为我方造势。” 魏王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先秦时期诞生了巴人和蜀人,先后诞生了巴国和蜀国、蜀汉、前蜀和后蜀等地方政权,先后设置有巴郡和蜀郡.巴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廪君。据说巴人有五个姓氏,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山上有赤、黑二xue,巴氏住赤xue,其余四姓住黑xue。他们决定选出一个首领,把五姓人统一起来,便于生存。怎么选法呢先比赛投剑,谁能中xue,谁为首领。结果,巴人务相投中,其余不中;又比赛乘船,船是泥土做的,那四姓人坐上去都沉没了,唯独务相的船漂浮水面。大家决议立巴人之子务相为首领,号曰“廪君“。 早期的巴人,以狩猎、捕鱼为主,和猛兽打交道,居石xue,以虎为图腾。他们的首领廪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不为声色所惑。当他带领部落经过盐阳的时候,当地的“神女“千方百计想把他留下,结为夫妻共同统治那个地区,他不为所动,射杀了爱他的神女,带领部落继续前进。廪君率领五姓人组成的部落,乘船历经艰险来到西南地区,以后,他们的子孙遍及重庆、川东、湖北西部及贵州东北一带,春秋时代建立以江州为中心的巴国。他和后来那个“割头保土“的巴蔓子,都是巴人的民族英雄,反映了巴人标悍好义的性格特征。 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xue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蚕桑“。从到日川西民间口头故事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鱼凫即鱼老鸹,本是一种捕鱼的水鸟,这是神话中蜀人祖先,部落的图腾,现温江县一带有不少关于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