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咬他(大结局)  (第1/2页)
    两年后,祢息人兴兵犯凉,凉禹自武贲军后兵力减弱,因而不得不求助于盛歌。盛歌与凉禹合力击退祢息,应盛歌要求,凉禹将若芸公主嫁给了盛歌大王子。    此后,北境常年安顺。    ……    永昌七年,清明时节。    山脚下一排官兵持刀肃立,两辆马车停在不远处,皆是珠缨宝盖。山上郁郁葱葱,树木掩盖处,隐约可看见汉白玉石砌成的王陵,威严肃穆。    不多时,山道上又驶来一辆马车,上面下来一位端庄秀丽的妇人,乌黑的发鬓挽起,一身素服,左右手牵着两个孩子。    大点的孩子是个女孩儿,约莫十岁,梳两个发髻,煞是可爱灵动。小一点的才不过三岁,是个男孩儿,圆溜溜的大眼晶莹透亮,好奇地张望四周。    “夫人,我来抱小少爷吧。”一仆妇匆匆赶上,蹲下身去抱小男孩。    “不用。”妇人拉过孩子,摇了摇头笑,“不用。”    仆妇迟疑地站起,不敢再去抱,刚想说什么,又听她说:“安儿能走了,这段路,我想让他自己走上去。”    仆妇闻言,只好作罢,“那好,夫人慢着点。”    妇人点点头,拉着两个孩子继续向前。站岗的官兵看见,并未阻拦,而是开了门直接放进去了。    这是王家陵墓,今日,太后应该也在上面。    妇人扫视一遍,面上无一丝波澜,拉着两个孩子顺着山道而上。其实不远,只需一刻钟便可走到。    听到脚步声,站在王陵前的女人转过身,一袭玄色服装,与她姣好的面容不相匹配。虽是年老,却也挡不住年轻时的风华姿色。    若非她的这一张脸,恐怕前后三十年的多少事,也不会如今这般发生。    “拜见太后。”妇人走到她身边,低身行礼。    小女孩也跪下来,极为恭敬:“拜见祖母。”    被唤作“太后”的女人扫了一眼她们,伸伸手:“快些起来。”    一帮宫女赶忙将地上的三人扶起。    “溪儿,私下里,叫我姑母便好。”太后笑了笑,拉住她的胳膊,二人一同转向了陵墓。    一排陵墓整齐威严,但上面的名字却不是“周”字开头,而是“骆”字开头的。不懂的人恐怕会疑惑,既是王陵,为何墓主人不是周家先人?要知道,西州的王室可是姓周啊。    可是显然,常年的重兵把守,人人皆知,这些陵墓和真正的王陵拥有同等地位和等级。    “安儿,这里面,就是外祖父和外祖母。”妇人低下身,轻柔地对小儿讲,“你不是一直问吗?娘亲领你来看了,来,给外祖父和外祖母磕头。”    她领着男童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而站在后面的女童则不用,也没人强求她。    “娘,那祖父和祖母呢?”安儿被母亲扶起来,母亲的一只手温柔地擦他额头上的灰尘。    听到这话,妇人并不着急,而是耐心地擦完才转回视线,眼中掠过一丝隐忍,“祖父和祖母……有一天,也会看到。”    “哪一天呢?”    “你爹回来那天。”    说至此,她没再等儿子说话,直接站起身来,转身看向太后:“姑母,婧儿今天不能跟您回去了,我要带她去看师父和师娘。明日,明日我会把她送回去。”    “何必这么麻烦?”太后一笑,“我让她奶娘跟着她,陪你们一起去,之后再接她回宫。溪儿,你一个人不容易,不能再让婧儿麻烦你了。”    唐谷溪垂目微笑:“不麻烦。”    两人未再说话,就按太后的要求,宫里一辆马车载上婧儿的奶娘,跟着唐谷溪那辆下了山。两辆车一齐向另一座山头驶去。    令唐谷溪没有想到的是,那座山上竟也有人,有人已经先来了。    她把奶娘留在入口,自己携两个孩子站在那里,望着远处两个人修长挺拔的身影,正在猜测是谁时,目光忽瞥到他们背后的剑。    剑,林氏剑派。    董云鹤,董墨笙?    “云鹤师兄,墨笙师兄。”她不禁小声叫出口。    声音虽小,可在这寂静的山谷,前方二人还是听到了。    他们扭过头,脸上顿现诧异。    “小师妹!”    唐谷溪展颜一笑,牵着二人走了过去。    自四年前城门一别,董家兄弟回到九秦掌管剑派,和唐谷溪算是再也没见着了。不承想,今时今日,竟在这荒凉的山间相遇。    自然,也说不上奇遇。毕竟,在这清明的日子,总有些人,要去往同一个地方。    “这么说,墨笙师兄已经成亲了?”许是见到故人,唐谷溪脸色稍显红润,两只眼睛也有神起来。    “是啊,”云鹤扭头看他,“也多亏师父早前有言,二十五岁之前不得婚娶,否则,他还要多等两年了,依他的性子,他可等不住。”    “小师妹,你可知道我娘子长得像谁?”董墨笙问道。    唐谷溪无奈笑了:“我没见过嫂嫂,自然不知她长得向谁了,不过,依师兄的眼光,定是不错的。”    “是不错,可是和一个人比起来,还是略——”话未说完,便被一只手在背后捏了一把,云鹤狠狠瞪他一眼。    墨笙笑笑,“没什么。”    唐谷溪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却也没多问,只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两个师兄和孩子们逗了一场,说说笑笑,但因是扫墓,所以未闹得过火。婧儿和安儿见过了这两个舅舅,也见过了各自母亲师父师娘的碑,一天的行程,也算结束了。    下山之时,已是黄昏。    墨笙与云鹤因派中有事,所以婉拒了唐谷溪的邀请,走到半山腰牵来马后,便纵马下了山,匆匆告辞。    “唐姑娘,那奴婢们便把郡主接回去了啊。”宫中跟来的奶娘说道,虽说唐谷溪已嫁为人妇,可她们依然叫她姑娘。    婧儿一副恋恋不舍状,一手抓着安儿的手一手抓着唐谷溪,嘴唇翘起来,一脸不情愿。    可她不哭也不闹,就是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们,泫然欲泣,就是不松手。    是啊,回到宫里就没了自由,再也不能和弟弟玩了,不能在城中跑了,任何小孩子恐怕都不会乐意。    “这样,再过三个月是你弟弟的生日,姨娘再把你从宫里接出来怎么样?”唐谷溪摸摸她的头,“婧儿大了,不要惹太后不开心。”    婧儿的眼角水光莹亮。    “安儿,快,哄你表姐开心。”    “jiejie,你不哭,你看安儿就不哭,等我过生日那天,娘还会带你过来的,我娘不会骗人。”    婧儿重重地点头,“我知道,姨娘不会骗人。”    唐谷溪笑笑,示意奶娘过来抱她。    奶娘把她抱上车的那一瞬间,婧儿的眼泪哗哗流出。    “姨娘……为什么我娘不来看我?她是不是死了,是不是……”    “郡主,太后跟您说过了,你娘她会来的,会……”    后面的话唐谷溪没听清,马车扬鞭走远,小孩哭声与奶娘的哄骗声混杂着,飘散在湿漉漉的空气中。    那场大火,是婧儿亲身经历的,她早就亲眼看见冯昀死在火里了。可她此时却问:我娘是不是死了?    都说亲情溶于血水,母子之间的关系,骗不过任何人。也许她早就明白,也许别人跟她说过,总之,她知道她的母亲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