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话 夙愿 ̄之一 (第2/2页)
血! 这句话在她耳中嗡嗡作响,她不禁想到 ̄师父是不是也经历过政变?师父也和我一样无缘无故家破人亡了吗?我大和国有政变,爹说汉人的历史比我们长上千年,是不是也有更多更多的政变? 她还是很爱看书,但看的不再是大唐的书,而是汉书 ̄汉人的书。 尤其是史书。 她看过夏商周的政权交替、看过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看过楚汉相争、也看王莽乱政、叁国鼎立、五胡乱华…… 她更喜欢和师父聊天了,聊汉人的历史、聊汉人的政治…… 她知道了,师父是汉人,而且,师父很想回家…… 其实,她心底也一直很想来大唐一趟,这个她的父亲爱之甚矣的国家…… 她终於来了! 师父召集弟子,告知天皇有进军大唐的打算,他必须先派出几个探子前往大唐,一探敌情。 她比其它的同门更早知道这个消息,也求过师父好几次,希望能让她前来大唐。但师父不肯,师父说这是个很危险的任务,不能让她去。 第一拨出发的,是苗姐、辅文、还有球。 苗姐精明、而且很能干,可以说是不二人选。辅文是苗姐的亲弟弟,姐弟一同前往,可免思乡之情。 可她不了解 ̄球在师兄姐中并不是很出色的人物,为什么会派球去? 一直到了苗姐出发后的隔年,师父拗不过她一再的请求,正好也需派出第二拨接应人员,她终於与流风一同成行了! 她终於看到那广阔如海的洞庭湖,多壮观! 她看过山阳竹林,果然极美,不愧是名震一时的竹林七贤聚会之地! 她还见过亘长的庐山、深不可测的南宫府、见到长江、见到大唐…… 是,大唐。这片土地多么辽阔、多么伟大!甚至倭族人也都传说,大和乃是千年前华夏子民远渡重洋所建立的新国家!大唐的繁荣与兴盛,让许多倭国人也觉得与有荣焉! 打骨子里,她是反对师父出兵大唐、分割唐土的打算,因为她也很清楚:分裂,便是乱世的起源!
但若无师父,何来今日的堀雪?她不能违抗师父的意图,但又不忍大唐就此没落,於是她请命前来中土,想在大唐尚存时,亲眼见见这曾盛极一时的伟大帝国…… 她看到了,而且,从一踏上这片土地,所见所闻,都让她爱上这片土地。 她的确也想过,要在大唐终老。反正倭国已没了亲人,师父迟早也会到大唐来,流风也在身边,为什么还要回去? 她心里已将大唐看作了自己的国家。 她愈来愈不愿意看到这片土地化为赤土、就此沦陷於战火之中…… 可如今……流风已死、师父已败,我还有什么留恋、还有什么作为? 堀雪笑了。 面对着于仁在,堀雪笑了。 她笑得很自然、很柔和,这是种觉悟的笑。 如果有得道高僧见到,则会说她『悟道』。 于仁在也笑了。 他朝着堀雪走上几步,缓缓提起手中长剑。 他没打算问遗言,他不想去问一个倭国人的遗言! 雪张开眼睛,扫视了堂中一眼…… 她看到九大水帮的帮主,一个一个看到她眼神扫过,全都别过了头。 多像!多像当年的邻居啊…… 原来,大唐与倭国并没有什么不同! 忽然,她在大门口看到了一个眼神,一个肯与她正面相接的眼神! 那是个疲惫、哀伤、凄凉、又满怀愤怒的眼神! 一个她很熟悉的人、一个她不曾在这人眼中看过的眼神! 「……师父?」堀雪考虑好久,才唤出一声。 这好久,约莫有一盏茶时间久。这好久,足以于仁在杀死十个堀雪。 可于仁在没有动手,他停住了,早就停住了。 他比堀雪还快感觉到,身后多了一个人,一个不可小觑的人。 一个不可小觑的敌人! 直到堀雪出声,他才回头,看到这么一个人。 一个会很乐意将自己大卸大块、吞下肚里去的人! 背着骨灰坛的倭国护国法师道镜、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她是我最后一个徒弟……」道镜木立原地、木然而言。 声调很平和、很平淡,甚至可说了无生气,但语意却是多大的威胁! 于仁在为之一怔,身为兵家的反应,他知道不可以在这里和道镜起冲突! 以一对一,他不怕道镜,绝对不怕!但身旁还有九个江南水帮的头头,这些人在他眼中只是小喽罗、蝼蚁一般的角色,可若这九支蝼蚁趁他与道镜交手时来咬上一口,他也不能保证自己有馀力反击! 堂堂聚云堂主、未来将成为皇帝的人,若毁在九支蝼蚁手上,那太冤了! 于仁在立即收剑,微笑道:「陈将军果然够硬命!本堂主来此,目的已已,告辞了!」言罢,立即扬步上前,堂而皇之的穿过道镜身旁,迳行离去。 他知道,道镜也不会在这里与他动手,他们心里都清楚对方的实力、也晓得堂上九支蝼蚁并非自己的朋友,他们的立场是相同的。 道镜果然木头人般,任由于仁在走,连眼角也没瞥上一个。 只可怜了堂上江南九水帮帮主,送走煞星、来了瘟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