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话 朱(叁此)入京 ̄之叁 (第3/3页)
急道:「白衣山 人不是有给我们一封信,要呈御览吗?快拿出来!」说着,也不断掏摸自己的衣
袋,生怕这封救命信便在自己身上,忘了取出。 屈戎玉冷哼一声,道:「他原本便没打算亮信,昨晚就一把火烧了!怕什么 ?看下去就是了。」她说着,脸上的表情反而有点开心。 君弃剑不跪皇帝,但在丐帮大会上却跪了。是跪黄楼吗?不,自然不是,那 是为了天下万民而跪、为了替屈兵专洗清污名而跪!可见得在君弃剑心中,屈兵 专的清白比皇帝的身份更重要,为此一点,便值得屈戎玉心喜了。 顾况无奈,又观殿上,只听得君弃剑说道:「万民百官跪帝,乃从俗尔,草 民不敢免俗。但见不从俗如朱节度使者,竟得帝赐重赏,故草民不从俗。莫非官 之不从俗可得赏、草民不从俗需问斩耶?」 这一阵抢白,可抢得李豫面色发青,表面上杀气略退,但任谁也知道骨子里 已是打定主意要斩君弃剑了! 君弃剑跟着又道:「草民见父,父不许草民跪;见天,天不许草民跪;见民 ,往往平辈论交、作揖寒喧而已。似此叁者,乃从孝经、道德经、孟子所云,莫 非皇上以为不妥?」 李豫呼吸愈来愈重了,君弃剑似无所觉,仍自言道:「莫非讼朝诉德者有功 、引经论事者获罪?何谓外寇扰边?扰者,佯也,若是佯攻,千百乞丐之家何来 ?亿万孤儿何来?阵亡将士又为何来?外寇是扰、还是侵,不需问草民,可问郭 副元帅!」 李豫一怔,这段话果然有理!如果只是『扰边』,那郭子仪不也变成和君弃 剑一样『浪战』了吗?李豫将眼光定在右手边首席的郭子仪身上,郭子仪立即起 身,道:「吐番连年侵我边境、掳我百姓,皆是实情,岂一『扰』字可言?若皇 上以其为『扰』,数万将士恐将不附矣!」 李豫点了点头,郭子仪又道:「君小兄弟两番在朝军未及备战之时,领导在 野群雄以寡击众,退去吐番大军,此事天地为证,岂可相没?老臣言尽於此。」 言罢,即坐下了,再不置一语,只是冷冷瞪了朱一眼。 同时瞪视朱的,还有武官列中一名方颐阔面的裨将。他姓段,叫段秀实。 李豫沈默了,君弃剑的话即便不对,郭子仪可是帝国元勋,岂能不对?如此 说来,君弃剑便是功臣,功臣岂能轻易杀得?该当封赏才是。於是李豫怪怪的瞪 视着君弃剑,那像是在看功臣、又像是在看敌人,他想要开口封赏君弃剑,但又 怕君弃剑像其父君聆诗一般不识大体。当初他欲拜君聆诗为官,只有几个太监在 ,那一句『吾不为皇帝伶人』都已传遍朝野了,今日百官齐聚,若果君弃剑又不 领赏,皇帝的面子还能挂得住吗?所以李豫犹豫了。 此人当赏,但他不想赏。 殿下的君弃剑见状,微微一笑,道:「草民有一事,请皇上恩准。」 「说!」李豫闷闷地回道,但顿了一顿,怔了:他有事求我,我只要准了, 不等於善待功臣?原来他是在给我台阶下来着!於是又道:「快说!」 君弃剑道:「草民想在苏州当个县尉。」 听了这句,满堂哗然。 县尉,那真是个小不拉叽、芝麻绿豆般的官儿,全国上下的县尉可说有成千 上万个!君弃剑两次退敌,无人会怀疑他的军事才能,怎会只求当一个县尉?这 不明摆着大材小用么? 李豫犹豫了,赏不称功,可比不赏还糟啊! 君弃剑道:「原本草民以为功可弥天,今见满朝文武之后,才知夜郎何指、 亦知为何家严不在朝为官:原恐贻笑大方!任草民为苏州县尉,匹配而已。」 这一句下来,李豫笑了、文武百官都笑了。 於是,李豫当殿宣布:命君弃剑为苏州县尉,另赏赐黄金百两。 君弃剑毫不客气的一概长揖而受。 这一幕让顾况讶然、朱忿然、郭子仪抚须而笑、段秀实点头称善。 诸葛涵低声向屈戎玉道:「原来哥早料准了,皇帝会赏他金银,所以才大大 方方的住进『有凤来仪』!」 屈戎玉笑了笑,很满意的笑。 於是,君臣大乐、宾主尽欢,一时间,觥筹交错,百官都轮番向君弃剑敬酒 ,朱反而被冷落了。 君弃剑纵使海量,又怎禁得百人齐灌?这场筵席直至日落方休,君弃剑大醉 而归,是由怀空和顾况搀着,走出朱雀大门的。 这一晚,未曾入席,一直待在鸿胪寺的赤心收到了一封信,是短箴。 大醉一晚的李豫,也在隔日清醒后收到一封信,很长的信。 两封信的属名,都是同一个名字,很怪、但他们并不陌生的名字。 『仲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