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所见-所感 (第1/2页)
,诡秘:秩序与失序 索比亚是典型的内陆城市,地理上位于星星高原的最东边,和东拜朗以乌达斯大峡谷为界,和北部的土著区则没有明显分界。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一行四人赶到了这里。 到这里之后,阿芙拉很是开心,嘴角的笑容就没放下来过。这里的很多律法和规章,都是阿里斯特带着他们一同制定并强硬推广下来的,因此她既有成就感,同时又为哥哥感到骄傲。 “老师,我先去告诉哥哥,让他替我们准备住宿吧。” 进城没多久,阿芙拉就对格莱林特建议道。 索比亚当然也有官邸,但阿里斯特他们带领的那一批士兵,都是山匪出身,刚收编的时候,素质参差不齐,不好放进城来,而且城里也没什么较大的演武场、驻军所,所以他们干脆在西边城外修筑了校场。 最关键的还是,阿里斯特几人,本身都不参与政务,没必要住城里。 但他们作为这座小城市的实际掌控者,想找安排几间条件较好的住宿,当然还是非常容易的。 格莱林特摇了摇头道: “不用,我们住旅店就好了,明天再去见阿里斯特。” 他想侧面观察一下新政带来的改变,毕竟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也不想让牛车夫特里普知道“格莱林特”是这里的实际掌控者,知道这一点的,只有阿芙拉和阿里斯特,就连莎夏他们四个,也只看到过格莱林特的“艾伦·比伯”这副形象。 “哦,好的,老师。” 阿芙拉眨了眨眼睛,不明所以,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 因蒂斯殖民区域更广,但力度更轻,并不像鲁恩殖民地那样建立了殖民政府,进行了全面的军事控制,而是实行了所谓的“共治”,也就是半军事控制,政府一般还是土著势力,但通常得为因蒂斯方面的利益提供政策便利。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经常四处起火,经常被土著反抗军或者费内波特等国扶持的军阀势力抢占某些城市,而且几乎没有文化的同化。 当然了,北大陆两百年殖民下来,这边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了很大的改变。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使用的货币基本已经被完全替代了,只有金银一类的硬通货还能用于交易。 由于靠近东拜朗,所以这里主流的货币有两个体系。 这是比较大面额的钞票,稍微小一些的是便士、苏勒这两个鲁恩币种,以及第纳尔这个因蒂斯币种。因蒂斯实行的是两级币制,1费尔金等值于500第纳尔,而官方的汇率是,1第纳尔兑四分之一铜便士,其购买力于格莱林特感觉里的1块钱人民币相当。 也就是说,1金镑兑240便士,兑960第纳尔,约等于2费尔。 当然,“费尔”这个面额太大,“第纳尔”又太小,所以第纳尔有5、20、100、250、500共五种面额。 应该承认,比起金镑-苏勒-便士这种换算起来令人想吐、让人觉得非常愚蠢的币制,费尔-第纳尔确实要科学合理得多——至少它遵循了十进制。 格莱林特住的是一间比较普通的平价旅店,价格是一间房100第纳尔一晚。 同样条件的旅店,在贝克兰德的价格大约是每晚40便士,在凡尔特克大约是25-30便士每晚,在格莱林特刚经过的几个中型城市,价格大约是15-20便士。 也就是说,单看旅店价格,这里的物价或者说经济水平,已经可以比肩凡尔特克了,而后者是南大陆少有的大型城市,在南大陆的地位相当于鲁恩的斯托恩、康思顿城。 当然了,拿旅店价格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肯定是不太合理的。 所以格莱林特又了解了一下黑麦面包的价格,作为底层人民的主食,这更具有参考性。 25第纳尔每磅。 果然,从主食的价格,格莱林特一下就看出了问题,这个价格所对应的经济水平,不要说比肩斯托恩和康思顿这样的大城市了,就连廷根这样的中小型城市也比不上。 当然,应该承认,廷根虽然规模不大,但水运和交通都比较便利,同时又是享誉鲁恩的大学城市,不是一般的中小型城市可比的。而且索比亚本就是产粮地,用黑麦面包来作为衡量依据,对它又似乎不太公平。 总的来说,进步还是有的,而且可以说很大,但毕竟改革的时间太短了,很多方面都还没发展起来。 让格莱林特疑惑的是: “为什么在索比亚,旅店的价格会这么夸张?” 他随口这样问着旅店餐厅的侍者,那时一个黑黑地、瘦瘦的矮个男性,看起来和格莱林特年龄相仿。 似乎已经解答过不少类似的问题,黑瘦的矮个侍者并没有多做思考,信口回答道: “是这样的,先生,我们这里本就是颇具盛名的产粮地,无论是粮食的产量还是质量都非常优秀,以前只是因为商税太高了,城内城外都很不安全,所以才没多少人过来做生意。” “现在可不一样了,两个月前,不知道哪里来了一伙强人,整合了那些土匪,把他们都给收编了,而且还迫使政府减免了一部分商税,所以过来做生意的商人可多了。” 这些非本地人的商人,本就是旅店的主要客源,也就难怪旅店会这样涨价了。 “哦?” 格莱林特隐蔽地看了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