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城墙上的试探  (第1/2页)
    赵诚走之前是进了宫的,百官都在猜忌女帝会说些什么,毕竟赵诚要去见景铃儿,这是军政两位实权人物的子女联姻,意义非同一般。    女帝得位不正,即便是现在手握大权,可献梁城终究是京城,旧派的势力盘根错节,赵诚若要站在女帝这边,那就势必要与太子和旧派决裂。    赵诚收好礼品,目送景铃儿下了楼,等到再也看不见人影后,赵诚回身撇了撇远处,那里有三个人正驾车离去,车上有很多尚未卖出的货物,他们是商人,却在今天离开了集市。    这背后的原因谁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们去往了北方。    目光拉进,是正要返回的张涛等人,赵诚俯下身望去,张涛像是有所感应,抬起头对望。    “艹!这臭小子什么时候上去的!?”    张涛一时无语,气冲冲的向门内走去,却看见了刚刚下楼的景铃儿,正甜甜笑着冲他挥手,张涛眉角一抬,瞬间明白过来。    “行啊铃儿,这才第一次见面,就背着你叔,以后还得了?”    “呸~我哪有,我才不会像你那样偷偷找二姨。”    张涛打趣似的笑着走过去,却被景铃儿的嘲讽打断,顿时尴尬起来。    “嘘!这都成亲了,就不要说以前的事儿了嘛,怪丢人的不是?”    “那张叔也不要把今日之事说出去哦,铃儿就先回家了,魏叔叔也是,晚些再见。”    景铃儿乖巧的打过招呼,微微鞠躬。    张涛也不纠缠,微笑着让景铃儿早些回家,待景铃儿离开,张涛和魏林对上了眼神,两人会心一笑,高兴的是这次的见面并未发生冲突,甚至可以说融洽。    当初景御把女儿送到府衙的时候,对张涛交代过,不要对景铃儿特殊对待,但张涛何许人也,为官十余年早就把人情往来把握的炉火纯青。    怎么可能不特殊对待?景御不要脸皮,自己还要呢。    张涛算是对景铃儿很了解了,刚刚看景铃儿的表情,也清楚了她对赵诚并不反感,这是好事儿,可两人如此投合的背后,又会掀起怎样的政治博弈呢?    张涛的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无力感,他是府尹没错,可这里不单单有他,还有云中军府,以及那个跟随先帝打了十几年仗的大将徐平。    “学宫赵诚见过府尹大人、主簿大人。”    张涛正思绪乱飞,耳边传来了赵诚的声音,侧过脸见到赵诚俯着身,手上拿着不少东西,这显得动作很是别扭,张涛见状也懒得难为小辈,走过去将赵诚扶起来。    “远道而来,师兄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别介意啊,今夜你还要去赴宴,到时再叙也不迟。”    一旁的魏林静悄悄的站着,这是他第一次见赵诚,刚刚在城外时抬头撇了眼,莫名的有种压迫感,这种感觉只在徐平的身上体会过。    不过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弱冠之年的孩子,兴许是自己的错觉吧。    张涛吩咐手下留在原地,叫上魏林上了城墙。    赵诚颇有些无奈,上上下下的,也不嫌累。    正要说什么,却见张涛拉着魏林跪在了地上。    “师兄,你这是?”    “当我没看见不成?”    张涛打了打眼色,赵诚这才意识到,原来是手中的圣旨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微微叹口气走过去将二人扶起来。    “犯不上,陛下就写了一句话,让我进衙门当个捕头。快起来快起来。”    此话一出,饶是张涛也眉头一皱,他没有因为赵诚的拉动而站起身,即便这里没有所谓的外人。    梁国重礼节,尤其是君臣之礼,刻入骨子里的东西不允许张涛站起来。    身后的魏林同样如此,微微眯着眼睛,盯着赵诚手里的圣旨一动不动。    赵诚还想劝说,可迎来的是张涛的呵斥。    “胡闹!圣旨如陛下亲临,岂可儿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