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话说1984_第550章 堡垒级实验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0章 堡垒级实验室 (第2/2页)

联单位也抽调人员过来专门负责一些特殊事情。

    很多事情都需要专人特事特办,这样建设的速度就快了。

    知道邢宝华忙,闵主任就一个跑腿的名。好在坐的火车都是安排的软卧,倒也不累。

    邢宝华匆匆的赶回公司,和闵主任握个手,句抱歉,之前把人家晾在hK,自个跑回来,虽无奈,但这种事儿还得道歉一回。

    闵主任笑呵呵的没事儿,客气的邢总摊子大,到处跑正常。

    其实人家心里明白,也不会乱打听,当然该知道的情况也知道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些事儿不能听也不能。

    在邢宝华硕大的办公室里,几个工作人员帮着组建沙盘。

    这是按照邢宝华的要求,所以弄出来的,当然和正规图纸上的数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设计院派来一位年轻的伙,据这套模型沙盘还是他参与并亲手制作的,很多都有这位伙的思路。

    通过介绍,邢宝华知道对方姓林,林设计师。

    邢宝华听着对方讲解,有地下建筑,有地面建筑,厂房那些,办公区域那些等等。

    为何要弄地下建筑,沿海城市,又是主要城市,而且生产的东西属于那种饱和打击范围内的产品。

    地下建筑和生产线以及生活区域,主要是防备作用。深挖坑,广存粮的思想,这年头还流行着。

    就怕那个万一,不是?

    地下就地下,用上的时候改车库。

    再过几十年,停车都是麻烦事儿。

    沙盘建立起来,结合邢宝华的ppt,形成一种视觉效应。

    那还等什么,发邀请函摇人过来商讨建厂,股份分配等一切事宜。

    邀请函啥的由沪市王科长、高科长以及谢莹莹和大米外贸部的人员共同参与制定。

    剩下的就是沪市选择招待地点。

    弄了几个酒店名称,加上沪市希尔顿刚刚开业,也列入名单内。

    沪市和平饭店,最老的酒店之一,要内涵有内涵,要文化有文化,高档雅丽。

    再一个就是沪市锦江饭店,对外接待也是一流,就是距离江东稍微远点。不过也没啥事儿,有车。

    最后邢宝华选择和平饭店,主要有部电影也是这个名。

    邀请函的日期选择下月初,当然还得提前和邀请方沟通一下,看看人家时间再做一个调整啥的。

    邢宝华问林设计师:“你们设计图纸什么时候能出来。”

    “再有一个月差不多了,我们勘测技术人员已经根据现场情况,地下土质,含水量等都做了详细的勘察,有了这些数据,才能做出方案和设计。”林设计师道。

    “地下含水量大吗?”邢宝华问道。

    “一米多就能见到水,很多地方要拉土来做一个回填,而且像这些地下建筑,下挖二十米难度就很大,得一边抽水,一边挖掘,动用的机械设备会很多,而且要下管桩,这一片要打四十多根管桩。”

    邢宝华听了后,问闵主任:“机械设备要提前联系好,一旦动工就不能停,把困难提前想好,遇到就及时解决。”

    闵主任点头道:“对,筹备组有应急组,机械设备我让设计院预计一下,市里不够用,我从其他周边往这边调。绝对不会耽误工期。”

    “水泥,红砖,钢筋,这几样必须提前囤好。沪市也是在大发展的时候,别因为咱们是重点就跟其他单位抢物资,协调周边往那边调运。”

    闵主任点点头再次道:“这个确实得等图纸出来,预算出来才能调。不过水泥沙子石子红砖可以提前囤一批。我会让物资局的同志着重抓一下。”

    回复着邢宝华的话,闵主任还掏出个本本来记录下来。

    邢宝华扭头又对着林设计师道:“你回去告诉主设计师,给我弄出一个三万平方米的建筑主体来,地下地上都要有的那种,地下浇筑5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壁。”

    听这话,不光林设计师眼都直了,闵主任也瞪眼看着邢宝华,这…这是要干啥?

    地下金库都没这么厚啊!!

    “地上也要这么厚么?”林设计师多嘴的问道。

    邢宝华道:“三米到四米也校”

    闵主任道:“你这是要做永固碉堡啊!”

    “差不多,把最重要的科研部门和材料部门放在这里,得防贼挖和炸才校”

    听了这话,闵主任也无奈的摇了摇头,到时候这工厂可是重点保护单位,市里肯定会建立建制的保卫科,受盛J、工厂三重指挥,99%工厂指挥不动。

    本想劝邢宝华别弄那么大的碉堡,保卫工厂的保卫科属于内卫,现役的。

    不像邢宝华大米工厂都是一些退役人员组建的。

    遇到可疑人员,真敢给突突了。

    林设计师还是按照邢宝华的要求记录下来,单独建设一栋超级堡垒级的实验室。

    墙厚五米,在物资紧缺的年代,这得多浪费啊!

    晶圆厂建设还有一些问题,没过多的要求,可以放一放。

    闵主任也就第二带队又回去,赶紧筹备物资和招待事宜。

    作为大管家确实比邢宝华还要忙。

    邢宝华回到别墅,见到平静的一面。张东硕独自在电脑前敲打,物理学家和数学专家,正坐在大别墅阳台上享受阳光,喝着茶,聊呢?

    这是不忙了,技术问题解决了?

    邢宝华没去张东硕那边凑热闹,而是来到这边喝茶聊的人群,一起唠唠嗑。

    至于他们为什么闲着,主要是帮张东硕解决了一些函数问题。

    这厮正借用解决聊函数问题,架构他的框架思路。

    这就是有进步,技术也就这么一点点的解决。

    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去了,第二步哪怕再难也能跟上。

    这本来就是一个很艰难创造,从无到有需要多少试验和计算?

    随后邢宝华表示晚上要庆祝一下,会给这些辅助人员奖励,再接再厉吗,得把这些饶精神给激励起来,也唯有钱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邢宝华没去张东硕那边,生怕打断对方的思路。

    此时谢莹莹过来,拿着传呼机给他看一段文字:“接近孙晨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