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话说1984_第270章 和爱迪生一样是商人,喜欢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 和爱迪生一样是商人,喜欢钱 (第3/3页)

正退休金拿的非常非常的少,只有继续往下干下去,才能积累多。

    解释权在厂里。

    这时期的工人还会以为,会和原单位似的,退休金按照足月工资发放。

    其实八九十年代末期,很多职工单位经济不行了,有些拿不到退休金,有的只有一个基础生活保障的几十块钱。

    反正不会让你饿死的那点钱。

    这事儿消息一放出,厂里的工人都高兴,招聘来的人更多了。

    经过几天的招聘,又有新询问,问厂里有没有班车接送?

    当邢宝华得知这消息和了解情况后,大笔一挥,买大巴,组建班车。

    先买三十辆。

    之后在派人去和市公交公司洽谈,开几条路线过来。

    其实,也没必要去协商,只要邢宝华个市府办打个招呼,让那边给协调一下,很简单的事儿。

    为何去洽谈,邢宝华想免费送给市公交公司几套月票卡系统,作为试点工程。

    如果市公交公司答应试点,他会派工程师和摄像人员全程跟着。

    先做出样板广告来,逐步地推广。

    餐厅的饭票ic和门禁ic都已经整出来了,改改程序弄成月票ic不难。

    邢宝华要推广起来也非常的块,毕竟没做城市都有代理商,这就他在推行任何产品的时候,比谁的速度都快。

    ic卡的用处非常多,也广泛,邢宝华甚至想单独弄出一家专门生产ic产品的公司。

    专门生产ic产品。

    让项目小组规划到经营上,邢宝华只需要做的就是投钱。

    如果都放在一个厂里,很多东西生产不过来。

    而且也会给现有的工人增加工作压力。

    分家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再等等,他现在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

    李教授把邢宝华给她的文献研究透,并且做了几次实验。

    都成功了。只是在转化商用上,难度不小。

    而且李教授结合自己的观点和实验的数据,重新整理出一份论文来。

    这个比邢宝华那个强了不知几百遍。说服力杠杠的,加上李教授的博导身份。

    发现新型材料。对于以为从事材料专业领域的专家来说,这是极大的光荣。

    可惜,并不是她发现的,但经过她的手来修饰一番。好像是在她指导下发现的。

    说明李教授是某个材料研发的总负责人,手下研发出来会经过她的确认指点等一系列cao作。

    署名权第一人,就是李教授,后面会有更多人名。但那些人名都不是重要的。

    邢宝华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发现有他的名字,排在第二位。

    邢宝华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表示要排在最后面。

    或者不用署名都没事儿。

    李教授说,她排第一就有点过意不去了。怎能让邢宝华这位贡献者排在最后一位呢?

    邢宝华笑着说:“李教授,我既然现在赚钱,就不要名利了。两者只能取一。你想爱迪生一生发明多少?我和他差不多一样的性质都是商人,选择专利和钱。

    所以,有些奖项不适合拿,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我家大业大的不赚钱,怎么支持研发,怎么支持实业扩展?”

    最后拗不过邢宝华,李教授只好听从邢宝华的建议,把他的名字排在最后。

    “我会在自然、先进材料、科学等学术刊发表这篇论文。”李教授说道。

    邢宝华表示没意见,越大越着名的学术期刊才好,真要轰动了,扬名立万都是小意思了。

    不过邢宝华也不能让李教授光扑在石墨烯上,让她分出人来,既然学术都发表了,这事就先告一段落。

    就算李教授研究十年,进步方面还是很小的。

    那玩意没十几二十年的技术积累,根本达不到商业化的目的。

    所以石墨烯项目不着急,现在着急的是显卡和内存制作工艺。

    直接把李教授调到光刻厂去。

    有李教授的加入,邢宝华相信,老版本的光刻机在升级上会迅速提高进展。

    而且李教授还有个领域,那就是在六十年代有过光电领域的研究。

    而且还是半导体设备研发的行家。

    咱们欠缺的是啥,制作半导体元件的先进设备。

    尤其是那些有钱都买不来的那种。

    五轴联动都有了,告诉我缺啥零配件,让那玩意去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