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策上将  (第2/2页)
”    杨如意朝长孙氏郑重行了一礼,承认了对方地位。    阴夫人迟疑说道:“现在去军营会不会太迟?”    韦夫人摇头:“城北军营与皇宫是同一个方向,修文馆月考惩罚都是在下课之时。”    杨如意朝她点了点头,感谢她的消息。    韦夫人冷哼一声,满不在乎。    她绝不会忘了她与暴君杨广的仇怨。    ...    长安城与渭水之间,有一片沃野平原。    由于天下已经平定,大唐的主要敌人来自北方突厥。    故而,这片沃野平原上成为了练兵之地,一旦北方告急,在这里可以随时整备誓师北上。    今年七月末,突厥入侵,唐军大败。    行军总管张瑾所率三万人全军覆没,长史温彦博被突厥俘虏。    唯有李靖所带领的江淮兵,完好无损。    此刻,危急存亡之秋。    大唐“镇国重鼎”存在的秦王随时都要出征御敌,足见情况严峻。    左虞侯军,军营之中。    无数帐篷前面,有一块教场,教场上有巨大的木台,台上有九面朱红的将军旗帜。    木台前面则有两千八百士卒,均分为两个方阵,双方互相面对。
    士卒五十人一队,队伍之间间隔十步,分布均匀。    当旗帜挥舞,号角吹响,鼓声雷动时。    两千八百士卒,手中兵器尽出,齐声吆喝,发出毁天灭地的咆哮。    “杀!”    “杀!!”    “杀!!!”    这是大唐精锐之师,曾经随秦王参与过南征北战,左虞侯军的将军是侯君集。    侯君集早年武艺拉胯,骑马不行,射箭不中,还吹嘘自己勇武盖世。    他加入秦王府后,在秦王教导下,逐渐从带兵一百,到带兵五百,到带兵一千。    如今,指挥两千八百人已经是游刃有余。    由于左虞侯军负责侦查任务,所以教场两边各有一百座泥塑马,平日基础训练就是让骑兵来回骑泥塑马,熟悉动作。    为什么不骑真马训练?    因为真马他贵啊!    将军台上。    侯君集虽年近五十,身穿闪耀着黄金光泽的明光铠,显得年轻许多。    他一脸络腮胡,凹陷的颧骨,眼神却炯炯有神。    此刻,敏锐的目光快速扫视正在训练的士卒,发现了不合群的家伙。    两千八百士卒,大多数很认真。    可也有些老油条仗着功劳,或是与侯君集亲近的缘故,对于训练一点都不严肃,懒懒散散影响士气。    侯君集对此很是头疼,却又不好处置,那都是他过命的兄弟或是同乡的旧人。    他隐隐觉得自己治军水平,已经到达了个瓶颈。    若是没有高人指导,恐怕这一辈子仅限于此了。    这时,远处数骑往这边驶来。    侯君集眺望过去,只见是秦王旗帜,立刻面容带着敬畏。    他立刻命传令兵擂鼓挥旗呐喊:    “恭迎秦王!”    军中传讯,多是以旗帜与鼓声、号角。    旗帜如何挥动,鼓声如何击打,都代表不同的意思,这得日复一日训练士卒,养成他们的下意识。    两千八百士卒,虽看不到秦王,但看到旗帜号角传讯,纷纷明白意思,露出狂热的神色,单膝下跪,齐声呐喊:    “恭迎秦王!”    “恭迎秦王!!”    “恭迎秦王!!!”    侯君集立刻下将军台,带领身边副将等人迎接秦王。    左虞侯军的将领纷纷向那战马上身穿玄黑铠甲、肩披披风的青年男子,抱拳喊道:    “卑职参见秦王!”    莫说这些人,即便侯君集都不敢直视这个青年男子,只敢将目光投在对方坐骑马肚子处。    因为,这便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天策上将,李世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