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情非得已  (第2/2页)
人人皆知,何须挑拨?”    “……”    辛夷觉得曹翊的话不无道理。    一场火,陈储圣毁了药王塔,却留下许多疑点。    “那我就猜不出来了。”    辛夷摇摇头,语气轻松带笑,可是曹翊却无半丝笑意,表情沉郁,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辛夷眼眸一动:“曹大人想说什么就说吧?”    曹翊眉头慢慢皱起,“官家给了三天时间。三日后,若是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替你洗清嫌疑,官家便会依张尧卓奏请,治你的罪。”    辛夷哼声:“官家这是心都偏了呀。”    在后世的法律上有一个规定,叫“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说,指证别人有罪必须出示证据,而不应该由被指证的人来自证清白。    因为证明无罪很难,但要挑人的毛病却不要太容易。    曹翊沉默不语。    官家偏心张氏的事,又岂止这一桩?    “张娘子放心,曹某不才,但也会竭尽全力,必不教你平白受人冤枉。”    “曹大人?”辛夷看他斩钉截铁的模样,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曹翊微微一笑,“你吃点东西,好生歇着。我不便久留,这就要走了。”    兴许是对辛夷的牢狱之灾实在愧疚,转身离去前,曹翊又突地顿步,回头深深看了辛夷一眼。    这一眼,很深,很久。
    辛夷都被他瞧得都不自在了,他才大步离去,脚步声在空寂的牢舍里快而有力。    ……    ……    风雪天懒在屋里,时间好似过得很慢。    远离汴京的狸奴庄里,烧着地龙,将寒冷阻绝在外。    一群猫奴聚在百花阁里看猫儿“踢毽子”。毽子上装着鸡的羽毛,猫儿好像有着天然的热情,你来我往地抢夺着、玩耍着,猫奴们七嘴八舌,很是热闹。    傅九衢喜静,狸奴庄里除了猫,没有多少人。    自从罗檀被孙怀杖毙,庄子里的猫奴更是谨慎小心。金盏送回狸奴庄,就由现任的管事大丫头碧烟亲自照看,不敢让它离开视线,当真是小祖宗般的待遇。    “九爷。”    碧烟是个瘦削高挑的丫头,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罗檀杖毙后她病了一场,这才刚刚好起来,一张芙蓉脸病气怏怏,但主子爷冒着风雪来狸奴庄,她不敢掉以轻心,忐忑地伺候在侧。    “猫厨将金盏的膳食做好了。婢子这就端来,还是再凉片刻?”    傅九衢没有抬头,看着猫爬架上倒挂金钩玩得正欢的金盏,懒声道:“端来吧。”    碧烟:“是。”    两个小猫奴用银制的猫碗端来膳食,碧烟接过,正要抱金盏下来用膳,傅九衢就起了身。    “我来。”    碧烟微怔,看他一眼没有说话,毕恭毕敬地将猫碗递到傅九衢的手上,然后默默退到旁边。    “金盏这两日胃口大好,喜鱼rou、鸡鸭……”    傅九衢将食碗放好,等金盏来吃,很是耐心地抚摸它的背毛,神色平静温柔。    碧烟察言观色,刚刚松了口气,就听傅九衢道:“去把金盏的猫笼备好。”    碧烟满是诧异,却不敢多问。    傅九衢不会向猫奴解释什么,但碧烟知道,长公主向来和猫犯冲,一碰到猫就会犯病,因此广陵郡王是绝对不会把猫带回长公主府的,那除了狸奴庄,金盏又能带去何处?    难不成是要送给那个姓张的妇人?    碧烟内心疑惑地猜测着,刚刚把猫笼拿过来,就见程苍扶刀走近,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郡王。小侯爷过来了,说有急事禀报。”    傅九衢抚摸金盏的手,微微一顿,面色不变地转头,示意碧烟过来伺候金盏,然后大步走出百花阁,径直去了前厅的议事房。    蔡祁等在门口。    傅九衢抬了抬手,示意他进去。    二人入内,程苍将房门合上,在门外戒备。    傅九衢道:“何事这么着急?”    蔡祁表情焦灼,皮肤微微发红,显然是顶着风雪骑快马而来的。    “重楼,探事司得报一个不好的消息。”    ------题外话------    二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