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老爷子都学会引经据典了!  (第2/2页)
跟着你干!”孙建平哈哈一笑。    老曹脸上露出笑容,“那个……有个事我得批评你一下,你们整的那个炮仗吧……色不新鲜,不好看,你看人家供销社卖的炮仗外边都刷着红颜色,有的还有标语,看着多喜庆!还有那个小鞭,外边贴着一层红蜡纸,好看……”    “蜡纸咱们也能做,那个反而是最简单的,不过那么一来成本就要提高了……”    “整得好看买的不也多么!”    瞧瞧!    瞧瞧!    瞧瞧人家老爷子朴素的经济理念!    一句话就点出了产品包装对销量的巨大作用!    “行,明天我试试!”    红色的蜡烛倒是好买,供销社就有卖的,三毛钱一包六根,至于纸……    这种蜡纸需要用原浆木材制造的坚韧薄纸才行,供销社买不到,没办法,孙建平只得想办法再去一趟鹤城,看看能不能弄来一些。    新的一天开始了,众女将们为了挣工分,早早就来到知青宿舍这边“上班”。    砖窑太冷而且搬运路途太长,所以孙建平临时征用了知青宿舍,做成制造鞭炮的“车间”。    李秀芝堵在门口,给每个人做检查,身上、头发上、脚底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铁器!
    必须拿掉!    不能拿大家伙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万一一不小心铁器撞击打出火星,大家伙都得报销!    检查完毕,众人这才有说有笑的进到砖窑里,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钱大小姐终于把小刀练得飞快,将一沓沓的报纸裁出来,堆成一堵墙那么高,李秀芝带着顶针,把从铁棍上“蹲”下来的纸筒穿个眼,塞进一根细细的药捻子,交给下一步。    全村男女老幼,只要能动弹的都过来帮忙,每个人都负责一个环节,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看看堆成小山的炮仗,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跟着建平混,日子有盼头!    今年整好了,年前卖了炮仗还能分一笔公分钱!    而最要命的两个环节:给炮仗灌药,则由孙建平亲自负责!    还是那句话:安全是第一位的!    小心驶得万年船!    他坐在马扎上,身下放着一个大木盆,抱起一捆一百个二踢脚,放在大木盆里,取过旁边做豆腐时用的方盘,方盘里早已装满了他亲手调配的火药。    方盘里的火药从整捆二踢脚上走一圈,再使劲蹲一下,把里面的药蹲实成。    一次灌装整整一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批处理”流程了。    然后是陈培林媳妇,拿着一根大码针,将二踢脚下节的纸片翻起来,一层层堵住,免得里面的药漏出来。    众人分工协作,很快就把产量提升到了每天三千个!    至于老曹和老张,则赶着马车,到处给他们收集废旧纸张!    成车成车的发黄报纸拉进来,变成一捆捆炮仗扛出去,放在炕上炕干,再收起来,放进仓库里密封保存,旁边还立了个白底红字的警告牌牌,严禁任何人靠近!    不过很快纸张就跟不上溜了,搞得孙建平一度想要粉碎了稻草自己造纸!    张子义也是为纸张的事情愁得直挠头发,大家伙谁不知道炮仗这玩意利润高?    可比去年整的麦芽糖什么的赚钱多了!    关键是没成本!    就是这个包炮仗的纸,着实难坏他张大炮手!    “我知道有个地方有纸!”    他一拍脑袋!    有了!    那个地方的废旧书报堆积如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