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第1/2页)
第127章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大殿之上。 一道鲜红的血痕就这么从大殿中央,一直延伸到殿外。 是那么的刺眼的。 朱元璋目光从殿上学子们身上一一扫过。 三十六名士子,纷纷低下头,避开朱元璋的目光,他们所有人无不是觉得后背发凉,此刻就好像有一把剑正悬挂在他们头上,仿佛随时都要落下一般。 学子们面露苦涩。 这殿试比会试还要夸张,会试只是题目难而已,殿试竟然直接要人命。 咱们不过是来考个试而已,怎么还当面砍起头来了。 谁家殿试染血杀人的。 在场这三十六人,大部分连鸡鸭都没杀过。 这次科举真是有够刺激的,刺激到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忘。 朱元璋不愧是雄主,做事情魄力这点来看,无话可说。 说要科举改革,立马就改革。 而且改革得如此惊心动魄! 这场殿试考题即便是让杨宪去出,怕是也无法出得比他再好了。 所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大明的根基。 这个考题,能够一目了然看出这些学子们对稻谷熟不熟悉。这些士子若是连粮食的好坏都辨认不出来,他们又如何当父母官,又如何管辖下面的百姓。哪怕百姓们缴纳粮食,以次充好,手下小吏阳奉阴违、偷jianian耍滑,他们也不知道。 朱元璋示意朱标、李善长、刘伯温三人,当场阅卷。 三人越看越沉重。 这三十六份答卷里,十有八九都是不知道谷物好坏,甚至还有学子,对着那三筐谷物一通乱夸,在拼命赞美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粮食丰收的。 刘伯温不着痕迹看了朱元璋一眼,心里想着,好在朱元璋没看到这份答卷。 不然这个考生非得遭罪不可。 刘伯温简直要给气笑了。 这个傻子不知道大明去年才刚刚遭遇百年一见的旱灾吗。 这一番彩虹屁下去,能起到的只有反作用。 朱元璋甚至有可能会认为对方是在故意讽刺他,别好好的一场喜事,最后给搞成丧事了。刘伯温不着痕迹将这张考卷压在了最下面,今天掉的脑袋已经足够了。 三人阅卷速度很快,没过多久,便是将三十六份考卷评阅完毕。 其实那些没分辨出稻谷的区别的卷子,根本没有看的必要。 可毕竟殿试要分出一二三甲,因此三人还是就那些卷子的离谱程度做了区分。 仅剩不多的那几张成功辨认出三筐稻谷不同的卷子,最后到了朱元璋手中,头甲几名要由他钦点的。 朱元璋这次殿试,除了考核这些学子,还有就是提前给这些未来的大明官员打预防针,做好心理建设。 同时通过三筐稻谷背后的三个人,告诉这些即将赶赴官场的学子们,为人做官的道理。 有道是话说千遍,不如一次实践。 老朱可谓是用心良苦。 如此生动的一课,足以让这三十六名贡士受用一生。 现在离春耕还有个把月,朱元璋做了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